現注會報名已結束,基礎階段的學習正進行的如火如荼。那么在基礎階段我們應該做哪些事情,注意哪些問題呢?近三年命題有什么規律呢?下面筆者將從命題規律和基礎階段復習應注意的要點兩大方面說明。
一、近三年命題規律總結
1、覆蓋面寬,考核全面
注冊會計師考試本身對于知識點的考核就很全面,再加上現在實行的機考,試題覆蓋面就變得更廣了。試題幾乎全面覆蓋教材中的每一章。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時要全面復習,不能留有死角。尤其基于2013年考試的綜合題考點突破了“風險評估與應對”的傳統題型的壟斷地位,增加了對特殊項目審計的考核,所以教材中的每一章都是重點(當然第五章除外)。
2、注重熱點,突出重點
注冊會計師考試的一大特點就是與時俱進,教材每年都在更新,所以當前的熱點問題是必不可少的。2013年11月份中注協發布了6項審計準則問題解答,這些問題也隨之體現在2014年審計教材中,這就將導致這些問題解答必然是考試的熱點。審計的重點非常突出:傳統重點有風險評估與應對、內部控制、函證、存貨監盤、審計抽樣、審計報告。
3、注重職業判斷
近兩年考試,審計更加側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考查職業判斷,這一點無論是在客觀題還是主觀題中都能體現出。所以不要只是背審計,要理解,要加強章節之間的聯系的把握。
二、基礎階段復習注意的要點
(一)基礎階段學習方向
所謂基礎階段,就是夯實基礎,故更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比如認定、重要性、審計程序、風險評估與應對等,這些必須扎實地掌握,才能為強化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像認定要結合第九至十二章財務報表具體項目去理解會更好一些。而對于三大循環的學習我們更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夯實,比如各自具體的業務流程及業務流程中的各個環節有哪些內部控制必須熟練掌握,要合上書后自己能復述出來,對于收入和固定資產的實質性程序、存貨監盤要很好的掌握。對于三大具體循環,本身難度非常大,所以我們要認真地聽劉圣妮和范永亮兩位名師的講解。還有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審計報告應從基礎階段就開始背哦~
同時,我們還要關注中注協發布的6項審計準則問題解答,因這些問題解答是非常有可能涉及到今年的考題的,尤其是第九章中增加的收入舞弊風險的評估。
(二)基礎階段學習方法
1、訂立學習計劃
我們在學習時必須事先訂立一個學習計劃,以便更好的督促自己,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學習進度。
2、認真研讀教材
歷年一次過六門及各門的狀元無一不強調教材的重要性,尤其對于審計這門學科更是如此。個人建議在考前至少要把教材閱讀三遍。第一遍通讀教材,把握整體脈絡;第二遍精讀教材,把握教材中每一個知識點;第三遍查缺補漏。
3、重視理解
《審計》這門課不僅僅是靠背就能通過的,學好這門課最重要的還是要理解。但一些原則性的知識點涉及到審計準則原文,那是要背的,不過也是要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再背,否則過了幾天就忘記了,比如認定、重要性的含義都是要深刻理解的,因為認定和重要性幾乎貫穿前十九章內容。
4、善于總結
比如2014年教材前六章內容的關聯性、第二章的第三節審計重要性和第十六章集團財報審計中對重要性的考慮之間的關聯性、了解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的區別與聯系、屬性抽樣和變量抽樣中各自影響樣本規模的因素等都要自己總結歸納,這樣能更好的把握教材,有利于強化階段的復習。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