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會計 |
中級會計實務 |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會計概述 第二節 財務報告目標、會計基本假設和會計基礎 第三節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第四節 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 第五節 財務報告 |
第一章 總論 會計概述(×) 第一節 財務報告目標(√) 第二節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第三節 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與計量原則(√) 財務報告(×) |
復習指導: 本章屬于會計基礎理論,兩科內容基本相同,中級教材較注會缺少會計概述和財務報告內容,但這兩部分并無過多內容,可以注會教材進行學習。建議復習時大致掌握,可在后續章節學完之后,再學習本章。 |
第二章 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第一節 會計政策及其變更的概述 第二節 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的概述 第三節 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的劃分 第四節 會計政策與會計估計及其變更的會計處理 |
第十八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第一節 會計政策及其變更(√) 第二節 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
復習指導: 兩科整體內容基本相同,處理原則一致,本章內容需要在了解會計基本內容后進行學習,建議零基礎考生學習注會教材時跳過第二章,先學習后面內容。 |
第三章 存貨 第一節 存貨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第二節 發出存貨的計量 第三節 存貨的清查盤點 |
第二章 存貨 第一節 存貨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第二節 發出存貨的計量(√) 存貨的清查盤點(×) |
復習指導: ①中級教材較注會缺少存貨的清查盤點內容,可以注會教材進行學習。 ②2017年注會教材將原存貨期末計量移入第九章資產減值章節,中級存貨期末計量還在存貨章節中講解,對考生復習無本質影響。 |
第四章 固定資產 |
第三章 固定資產(√) |
復習指導: 兩科涉及該部分內容處理原則基本一致,注意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處理,2017年注會教材有變化。 |
第五章 無形資產 |
第六章 無形資產(√) |
復習指導: 兩科涉及該部分內容處理原則基本一致,注意生產車間等占用的土地使用權攤銷的處理,2017年注會教材有變化。 |
第六章 投資性房地產 |
第四章 投資性房地產(√) |
復習指導: 兩科涉及該部分內容處理原則一致,可選擇其中一科進行學習。 |
第七章 金融資產 第一節 金融資產的定義和分類 第二節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第三節 持有至到期投資 第四節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第五節 金融資產轉移 |
第九章 金融資產 第一節 金融資產的分類(√) 第二節 金融資產的計量(√) 第三節 金融資產的減值(√) 金融資產轉移(×) |
復習指導: ①注會會計“金融資產”內容與中級財務會計內容“大部分”處理相同,但中級難度較低。 ②注會會計中,2017年教材新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符合條件可以重分類為貸款和應收款項”,但中級教材未增,兩者處理不同,應當注意區分。 ③注會中涉及“金融資產轉移”,中級不涉及。 |
第八章 長期股權投資與企業合并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確認與初始計量 第三節 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 第四節 除合營企業外其他合營安排的處理 |
第五章 長期股權投資(√) |
復習指導: ①兩科內容結構安排不完全一樣,但是整體內容基本相同,處理原則一致。學習時,建議兩科互相參考。 ②需要注意的是,注會中的反向購買內容,中級不涉及,學習注會時應單獨掌握。 |
第九章 資產減值 第一節 資產減值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存貨跌價準備的確認和計量 第三節 金融資產減值準備的確認和計量 第四節 其他資產減值準備的確認和計量 |
第八章 資產減值 存貨跌價準備的確認和計量在中級第二章 金融資產減值準備的確認和計量在中級第九章 |
復習指導: 注會教材中減值內容講解詳細、全面,17年注會教材對于資產減值章節的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將原金融資產、存貨等減值的知識點均移入本章講解,但對復習并無本質影響。 |
第十章 負債和所有者權益 第一節 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的區分 第二節 負債 第三節 所有者權益 |
第十章 股份支付(√) 第十一章 負債及借款費用 第一節 應付職工薪酬(√) 第二節 長期負債(√) 第十三章 或有事項(√) 所有者權益(×) |
復習指導: 注會教材17年將原五章內容重新整合為現在的第十章,所以整體上來看注會教材涵蓋中級教材很多章節的內容,但基本處理一致,可以其中注會科目為基礎學習。需要注意中級科目沒有所有者權益一節內容。 |
第十一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 第一節 收入 第二節 費用 第三節 利潤 |
第十一章 負債及借款費用 第三節 借款費用(√) 第十四章 收入(√) 第十五章 政府補助(√) 費用(×) 利潤(×) |
復習指導: ①對于收入這一節的講解,兩科目基本一致,可選擇其中一科進行學習,但需注意“BOT業務”、“費用”和“利潤”這部分內容,中級教材中并不涉及。 ②同時2017年注會教材根據征求意見稿修改了“政府補助”內容,但中級教材并未修改,兩個科目處理有差異,需要額外關注,進行區分。 |
第十二章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第十三章 債務重組 第十四章 所得稅 第十五章 外幣折算 |
第七章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第十二章 債務重組(√) 第十六章 所得稅(√) 第十七章 外幣折算(√) |
復習指導: 兩科對于上述章節整體內容基本相同,處理原則一致。 |
第十六章 租賃 第一節 租賃概述 第二節 承租人的會計處理 第三節 出租人的會計處理 第四節 售后租回交易的會計處理 |
× |
復習指導: 中級教材并無租賃章節內容,本章在注會教材中考試重要程度較低,出題分數在3分左右。 |
第十七章 財務報告 第一節 財務報表概述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第三節 利潤表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第五節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第六節 財務報表附注披露 第七節 中期財務報告 第八節 前期差錯及更正 |
×
第十八章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第三節 差錯更正(√)
|
復習指導: 中級教材并無財務報告章節內容,本章在注會教材中較為重要,2017年注會教材將前期差錯及更正內容移入本章,使得本章在考試中處于更重要位置。 中級教材前期差錯更正內容在第十八章中列示。 |
第十八章 合并財務報表 |
第二十章 財務報告(√) |
復習指導: 兩科內容結構安排不完全一樣,但是整體內容基本相同,處理原則一致。學習時,建議兩科互相參考。 |
第十九章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
第十九章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
復習指導: 兩科整體內容基本相同,處理原則一致。 |
第二十章 每股收益 第一節 每股收益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基本每股收益 第三節 稀釋每股收益 第四節 每股收益的列報 |
|
復習指導: 中級教材并無每股收益章節內容,本章在注會教材中考試重要程度較低,出題分數在3分左右。 |
第二十一章 公允價值計量 第一節 公允價值概述 第二節 公允價值計量要求 第三節 公允價值計量的具體應用 |
第九章 金融資產 第二節 金融資產的計量 二、公允價值的確定(√) |
復習指導: 中級教材將公允價值概念在第九章金融資產中稍有介紹,但并沒有注會教材講解詳細,本章在注會教材中考試重要程度較低,出題分數在2分左右。 |
|
第二十一章 事業單位會計 第二十二章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 |
復習指導: 注會教材并無上述兩章內容,這部分內容在中級教材中考試重要程度較低,各章出題分數在2~3分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