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無疑是注會《會計》等會計類考試圖書最直接、最重要的編寫依據。自2013年以來,注會《會計》教材會在每一章的開頭專門提到:更深入的閱讀請參見《企業會計準則》第X號。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和準則解釋公告。
截止到2014年底,現行《企業會計準則》又進行了大量修訂和新增。其中新修訂準則有6個(基本準則和第2、9、30、33、37號準則),新增加準則為3個(第39——41號準則)。值得一提的是,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也根據實務的需要進行了必要修訂。
企業會計準則的持續變化直接引起會計考試教材的大幅度修訂,其中《初級會計實務》教材已經做出修訂(2015年2月上旬上市),后續《中級會計實務》和注會《會計》教材也一定會根據準則的相關內容進行修訂的。一句話,新修訂和新增準則體現的最新會計處理原則都將在考試中有所體現。
總體來說,影響會計類考試教材的各種資料可以總結如下:
一、《企業會計準則2006》
這是我國財政部發布的第一個重要規范文件,2006年版本的《企業會計準則》,意義十分重大。包括企業會計準則包括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
二、《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2006》
應用指南與準則一起,其內容是對準則的深化。應用指南的后半部分就是會計分錄的集合,對學習會計很有參考價值,對很多學員很頭疼的會計分錄在這本書均有體現。
三、企業會計準則解釋公告(共發布了6個解釋公告)
我國財政部累計發布了6個企業會計準則解釋公告,每一條均會對當年的注會《會計》教材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有些解釋公告在正式發布前,會有一個所謂“征求意見稿”(這已經是現在政府部門發布法規的常用方式),所謂征求意見稿可以理解為不太成熟的草稿,后續的定稿多與該草稿略有差別,實務中以定稿為準,是應有之義。
2014年注會會計大綱后列法規已經明確有企業會計準則解釋公告第6條。
四、《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與其他
(一)《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
關于《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以下簡稱【講解2010】。)需要說明的是,市面上每年都會有一本《企業會計準則案例講解》(以下稱“案例講解”),但此講解非彼講解。案例講解其實是一種較為流行的培訓教材,而“講解”2010則是對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和解釋公告的綜合,用典型事例為大家講解會計原理和會計處理原則和方法,講解甚至比注會教材的權威性更大。會計培訓老師在提到該書時多承認要以該書為準(其實本質上就是以準則的新規定為準。遺憾的是,講解出過2006版、2008版和2010版本,后續就未再出過新版本,有些人就以案例講解來混淆視聽,大家學習時一定要認準這些資料。
(二)第2號、9號、30號、33號、39號、40號、41號等7項準則講解
這7個準則講解(信仰注:實際上新修訂和新增加準則共9個,含基本準則和8個具體準則,但2014年出版該系列講解時預計是第37號準則尚未修訂完畢,故只有7個準則講解)是2014年由所謂“企業會計準則編審委員會”發布的,不屬于官方權威資料,但對實務確實也有指導價值。可以想見的是,這一講解是對《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的更新,原則上說,講解2010上與第2、9、30、33號準則的相關內容可以不必再看。但正如上文所說,講解2010的權威性無可置疑。解決辦法就是:我們求助于教材,教材是考試的圣經,報考注會《會計》的學員一定要以2015年教材為答題依據。另外,后續應該會有對于這7項準則更為詳細并權威的講解。
五、會計考試大綱和教材后列的其他法規
2014年注會會計考試大綱之后列出的參考法規,除了企業會計準則系列之外,比較重要的有:
(一)《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2010》及《企業內部控制規范講解2010》
這兩個資料不僅影響會計教材,而且影響《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教材,而對后者的影響更大。戰略第6章幾乎就是《企業內部控制規范講解2010》部分內容照搬過去。
(二)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企業會計處理規定》財政部2012年7月發布
(三) 《金融債務與權益工具的區分及相關會計處理規定》財政部2014年3月發布
綜上所述,包括注會《會計》教材在內的考試圣經的編寫依據就是企業會計準則為主,但由于準則本身的變化很大,2015年的會計考試教材(含職稱考試和注會考試)變化必然會很大。
關注"566注冊會計師"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注冊會計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微信搜索"566注冊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