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11.某企業生產需要A零件,年需要量為7200件,已經計算出經濟訂貨量為600件,平均交貨時間為10天,該企業設置的保險儲備量為100件,假設一年為360天,那么再訂貨點是( )件。
A、300
B、400
C、200
D、720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再訂貨點的確定。再訂貨點=10×(7200/360)+100=300(件)。
12.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的成本分析模式、存貨模式和隨機模式中都考慮的成本是( )。
A、管理成本
B、機會成本
C、交易成本
D、短缺成本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最佳現金持有量。成本分析模式中企業持有現金的成本包括機會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存貨模式考慮的是機會成本和交易成本。隨機模式考慮的是交易成本和機會成本。
13.下列各項中,是出于投機性需要而持有的現金是( )。
A、為購買原材料持有的現金
B、為抓住低價的購買機會而持有的現金
C、為應付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而持有的現金
D、為支付裝修費用而持有的現金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現金管理的目標。投機性需要是指置存現金用于不尋常的購買機會。
14.關于可轉換債券的優缺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可轉換債券的票面利率比純債券低,籌資成本也比純債券要低
B、如果訂有回售條款的可轉換債券發行后,股價持續低迷,則公司會面臨短期內償還債務的壓力
C、相比于發行普通股籌資,可轉換債券的轉換期長,將來在轉換為股票時,對公司股價的影響比較溫和,從而有利于穩定公司股價
D、在發行新股時機不理想時,可以先發行可轉換債券,然后通過轉換實現較高價格的股權籌資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可轉換債券的優點。可轉換債券籌資的優點:
(1)與普通債券相比,可轉換債券使得公司能夠以較低的利率取得資金。
(2)與普通股相比,可轉換債券使得公司取得了以高于當前股價出售普通股的可能性。在發行新股時機不理想時,可以先發行可轉換債券,然后通過轉換實現較高價格的股權籌資,不至于因為直接發行新股而進一步降低公司股票市價,并且因為轉換期長,將來在轉換為股票時,對公司股價的影響也比較溫和,從而有利于穩定公司股價。
可轉換債券籌資的缺點:
(1)股價上漲風險。如果轉換時的股票價格大幅上漲,公司只能以較低的固定轉換價格換出股票,會降低公司的股權籌資額。
(2)股價低迷風險。如果發行可轉換債券后,股價沒有達到轉股所需要的水平,可轉換債券持有者沒有如期轉換普通股,則公司只能繼續承擔債務。在訂有回售條款的情況下,公司短期內集中償還債務的壓力會更明顯。尤其是有些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券的目的是籌集權益資本,股價低迷使其原定目的無法實現。
(3)籌資成本高于純債券。盡管可轉換債券的票面利率比純債券低,但是加入轉股成本之后的總籌資成本比純債券要高。
15.下列關于金融資產和金融市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資本市場的主要功能是進行長期資金的融通,貨幣市場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資產的流動性
B、金融資產是以信用為基礎的所有權的憑證,構成社會的實際財富
C、與實物資產相比,金融資產具有流動性、人為的可分性、人為的期限性和名義價值價值不變性的特點
D、二級市場是一級市場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金融資產和金融市場。選項A的說法參見教材24頁;金融資產并不構成社會的實際財富(參見教材第20頁第三段),所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與實物資產相比,金融資產具有流動性、人為的可分性、人為的期限性和名義價值不變性的特點(參見教材20頁),所以選項C的說法正確。選項D的說法參見教材25頁第一段。
16.下列有關“股東財富最大化”財務管理目標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主張股東財富最大化,意味著不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B、增加借款可以增加債務價值以及企業價值,但不一定增加股東財富,因此企業價值最大化不是財務目標的準確描述
C、追加投資資本可以增加企業的股東權益價值,但不一定增加股東財富,因此股東權益價值最大化不是財務目標的準確描述
D、財務目標的實現程度可以用股東權益的市場增加值度量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財務管理的目標。主張股東財富最大化,并非意味著不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詳見教材第8頁倒數第二段),所以,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財務目標的準確表述是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權益價值+債務價值,企業價值的增加,是由于權益價值增加和債務價值增加引起的,只有在債務價值和股東投資資本不變的情況下,企業價值最大化才是財務目標的準確描述,所以,選項B的說法正確;股東財富的增加可以用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與股東投資資本的差額來衡量,只有在股東投資資本不變的情況下,股價的上升才可以反映股東財富的增加,所以,選項C的說法正確;股東財富的增加被稱為“權益的市場增加值”,權益的市場增加值就是企業為股東創造的價值,所以,選項D的說法正確。
17.下列有關財務管理原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風險-報酬權衡原則認為高收益的投資機會必然伴隨巨大的風險
B、投資分散化原則認為投資組合能降低風險
C、如果資本市場完全有效,則可以通過人為地改變會計方法提高企業價值
D、貨幣時間價值原則的一個重要應用是“早收晚付”觀念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財務管理的原則。如果資本市場完全有效,股票的市場價格反映了所有可獲得的信息,而且面對新信息完全能迅速地作出調整,股價可以綜合反映公司的業績,人為地改變會計方法對企業價值的提高毫無用處。所以,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
18.下列有關財務管理目標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如果投資資本相同、利潤取得的時間相同,利潤最大化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觀念
B、股價上升意味著股東財富增加,股價最大化與股東財富最大化含義相同
C、股東財富最大化即企業價值最大化
D、每股收益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均沒有考慮時間因素和風險問題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財務管理的目標。如果投入資本相同、利潤取得的時間相同、相關的風險也相同,利潤最大化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觀念,所以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只有在股東投資資本不變的情況下,由于股數不變,股價上升才可以反映股東財富的增加,股價最大化才與股東財富最大化含義相同,所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只有在股東投資資本和債務價值不變的情況下,股東財富最大化才意味著企業價值最大化,所以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每股收益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都沒有考慮時間因素和風險問題,所以選擇D的說法正確。
19.甲公司上年末的營運資本配置比率為60%,流動負債為120萬元,由此可知,甲公司上年末的流動資產為( )萬元。
A、300
B、200
C、72
D、48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營運資本配置比率。營運資本配置比率=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資產=1-流動負債/流動資產,根據營運資本配置比率=60%可知,流動負債/流動資產=40%,即流動資產=120/40%=300(萬元)。
20.下列有關企業償債能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補充長期資本,使長期資本的增加量超過長期資產的增加量,有助于提高短期償債能力
B、債務擔保既可能影響短期償債能力,又可能影響長期償債能力
C、長期經營租賃和長期融資租賃都屬于影響長期償債能力的表外因素
D、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購置一臺大型機械設備會降低短期償債能力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企業的償債能力。營運資本增加=長期資本增加-長期資產增加,補充長期資本,使長期資本的增加量超過長期資產的增加量,可以導致營運資本增加大于0,即導致營運資本增加,所以,有助于提高短期償債能力。即選項A的說法正確。擔保項目的時間長短不一,有的涉及企業的長期負債,有的涉及企業的流動負債,所以,選項B的說法正確。融資租賃形成的負債會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計入“長期應付款”),不屬于影響長期償債能力的表外因素,因此,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長期資產購置合同中的分期付款,也是一種承諾付款,所以,會降低短期償債能力,即選項D的說法正確。
21.下列關于外部融資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如果銷售量增長率為0,則不需要補充外部資金
B、可以根據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調整股利政策
C、在其他條件不變,且銷售凈利率大于0的情況下,股利支付率越高,外部融資需求越大
D、在其他條件不變,且股利支付率小于100%的情況下,銷售凈利率越大,外部融資需求越少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外部融資。銷售額的名義增長率=(1+銷售量增長率)×(1+通貨膨脹率)-1,在銷售量增長率為0的情況下,銷售額的名義增長率=1+通貨膨脹率-1=通貨膨脹率,在內含增長的情況下,外部融資額為0,如果通貨膨脹率高于內含增長率,就需要補充外部資金,所以,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外部融資銷售增長比不僅可以預計融資需求量,而且對于調整股利政策和預計通貨膨脹對融資的影響都十分有用,由此可知,選項B的說法正確;在其他條件不變,且銷售凈利率大于0的情況下,股利支付率越高,收益留存率越小,收益留存越少,因此,外部融資需求越大,選項C的說法正確;在其他條件不變,股利支付率小于100%的情況下,銷售凈利率越高,凈利潤越大,收益留存越多,因此,外部融資需求越少,選項D的說法正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