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習題 |
第 3 頁:答案 |
二、多項選擇題
1、BCD
【答案解析】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法,每一生產步驟的生產費用要在其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這里的完工產品是指企業最后完工的產成品,某個步驟的“在產品”指的是“廣義在產品”,包括該步驟尚未加工完成的在產品和該步驟已完工但尚未最終完成的產品。換句話說,凡是該步驟“參與”了加工,但還未最終完工形成產成品的,都屬于該步驟的“廣義在產品”。由此可知,選項A不是答案,選項B、C、D是答案。
2、AC
【答案解析】成本計算通常是指存貨成本的計算,因此“成本”實際上是指存貨成本,所以,選項A的說法正確;間接成本并不是不能追溯到成本對象,而是不能用一種經濟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對象,所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存貨成本是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耗費,所以,選項C的說法正確;作業基礎成本計算制度的一個特點是建立眾多的間接成本集合,集合間具有“同質性”。產量基礎成本計算制度的一個特點是整個工廠僅有一個或幾個間接成本集合,集合間通常缺乏“同質性”,所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3、AB
【答案解析】品種法的基本特點有:成本計算對象是產品成本;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計算產品成本;如果企業月末有在產品,要將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選項C、D是分批法的特點。
4、BCD
【答案解析】完工產品負擔的直接材料費用=45000/(500+100)×500=37500(元),在產品負擔的直接材料費用=45000/(500+100)×100=7500(元),完工產品負擔的直接人工費用=5500/(500+100×60%×30%+100×40%×80%)×500=5000(元),在產品負擔的制造費用=11000/(500+100×60%×30%+100×40%×80%)×(100×60%×30%+100×40%×80%)=1000(元)。
5、AD
【答案解析】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是按照產品批別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它主要適用于單件小批類型的生產,如造船業、重型機器制造等,因此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分批法下,產品成本的計算是與生產任務通知單的簽發和結束緊密配合的,因此產品成本計算是不定期的,成本計算期與產品生產期基本一致,在計算月末產品成本時,一般不存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費用的問題,但在某些情況下,如月末完工產品所占比重較大時,也可以將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因此選項A的說法正確,而選項B的說法錯誤。
6、ACD
【答案解析】為了正確劃分各會計期的費用界限,要求企業不能提前結賬,將本月費用作為下月費用處理;也不能延后結賬,將下月費用作為本月費用處理。所以,選項B錯誤。
7、ABD
【答案解析】采用標準成本制度的企業可以在需要時計算出實際成本(用于編制財務報告),分析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的差異并定期提供成本分析報告(用于成本計劃和控制),所以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標準成本計算制度也是納入財務會計賬簿體系的成本計算制度,所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在作業基礎成本計算制度中,同一個成本集合具有同質性,被同一個成本動因所驅動,不同成本集合之間不具有同質性,例如“手工插件成本集合”被同一個成本動因(插件)驅動,“開工準備成本集合”被另外一個成本動因(品種或批次)所驅動,所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