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A
[解析]創業型組織結構是多數小型企業的標準組織結構模式。企業的戰略計劃(若有)由中心人員完成,該中心人員還負責所有重要的經營決策。這一結構類型的彈性較小并缺乏專業分工,其成功主要依賴于該中心人員的個人能力。
2. [答案]C
[解析]戰略業務單位組織結構的優點:①降低了企業總部的控制跨度。采用這種結構后,企業層的管理者只需要控制少數幾個戰略業務單位而無需控制多個事業部;②由于不同的企業單元都向總部報告其經營情況,因此控制幅度的降低也減輕了總部的信息過度情況;③這種結構使得具有類似使命、產品、市場或技術的事業部之間能夠更好地協調;④由于幾乎無需在事業部之間分攤成本,因此易于監控每個戰略業務單位的績效(在職能式結構下也如此)。C項是矩陣制組織結構的優點之一。
3. [答案]C
[解析]零基預算是指在每一個新的期間必須重新判斷所有的費用。零基預算開始于“零基礎”,需要分析企業中每個部門的需求和成本。無論這種預算比以前的預算高還是低,都應當根據未來的需求編制預算。因此,C選項屬于零基預算。
4. [答案]C
[解析]預算控制的重點是內部,而戰略控制的重點是外部和內部。因此C是錯誤的。
5. [答案]D
[解析]確立財務戰略的阻力主要有:企業內部約束;政府的影響;法律法規約束;經濟約束,包括通貨膨脹、利率和匯率影響。A屬于來自企業的內部約束;B屬于政府的影響;C屬于經濟約束。
6. [答案]D
[解析]剩余股利政策,只有在沒有現金凈流量為正的項目的時候才會支付股利。這在對那些處于成長階段,不能輕松獲得其他融資來源的企業比較常見。
7. [答案]D
[解析]低經營風險與低財務風險搭配,對于權益投資人來說很難認同這種搭配,其投資資本報酬率和財務杠桿都較低,自然權益報酬率也不會高。更大的問題是,這種資本結構的企業是理想的收購目標,絕大部分成功的收購都以這種企業為對象。收購者購入企業之后,不必改變其經營戰略(通常要付出成本并承擔較大風險),只要改變財務戰略(這很容易)就可以增加企業價值。因此,只有不明智的管理者才會采用這種風險搭配。因此,低經營風險與低財務風險搭配,不符合權益投資人的期望,不是一種現實的搭配。
8. [答案]B
[解析]控制活動可以為雇員提供指南(命令式的控制),設計這些活動旨在防止發生不希望出現的事情(預防性控制),或者在不希望出現的事情發生時能夠加以識別(偵察式控制)。當不希望出現的事情出現時,應識別程序的缺陷,并主動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問題。此類活動稱為“糾正性控制”。
9. [答案]B
[解析]基本的公司治理原則包括鼓勵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因此B反對建立內部審計部門是違背基本的公司治理原則的。
10. [答案]C
[解析]風險識別程序應在企業內的多個層級得以執行,因此A是不正確;承擔風險的成本乘以風險因素概率,可以得出風險的期望值,比如承擔某一風險的成本是1000元,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為60%,那么該風險的期望值為600元。因此B不正確。企業進行風險管理并不意味著要消除風險,往往高風險會伴隨著高收益,因此企業應承擔必要的風險。因此D也不正確。
11. [答案]D
[解析]企業的整體風險策略會受到風險策略、風險偏好和風險容量的影響。
12. [答案]A
[解析]套利者是期貨、遠期和期權市場上第三類比較重要的參與者。套利者指同時在兩個以上的市場開展交易,以鎖定無風險利潤。因此套利者會從紐約市場上購買股票同時在香港出售,每股可以獲利70—10×6.5=5港元。
13. [答案]A
[解析]貨幣遠期合同是指購買貨幣合同,以在未來按照今天設定的價格交付貨幣。由于目前3個月的美元遠期合同的匯率為6.9,那么對于購買遠期合同的企業來說,在2009年9月1日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為6.8的情況下,企業的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仍為6.9。因此該企業的收益為: 3000×(6.9-6.8)=300萬元
14. [答案]C
[解析]VaR方法可用來度量不同類型的風險,為企業管理風險提供幫助。但是,VaR無法說明該敞口(100-z)%的置信水平上會出現什么情況,即最糟糕的情形。由于VaR模型不能反映置信水平100%的最大損失,企業常常在VaR限制之外設定經營限制,比如名義金額或止損指令,以盡最大可能覆蓋風險。
15. [答案]A
[解析]企業可選擇一系列不同的資本再調配方式,當中包括債務重組及業務重組。
16. [答案]B
[解析]一般控制的目標是保證計算機系統的正確使用和安全性,防止數據丟失。一般控制在人員控制、邏輯訪問控制、設備和業務連續性這些方面進行控制。
注會萬題庫下載|微信搜“萬題庫注冊會計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