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考試吧提醒:下載注會萬題庫,立即進入刷題模式>>
一、單項選擇題
1.在全部投資均于建設起點一次投入,建設期為零,投產后每年凈現金流量相等的情況下,為計算內含報酬率所求得的年金現值系數應等于該項目的( )。
A. 現值指數指標的值 B. 預計使用年限
C. 回收期指標的值 D. 會計收益率率指標的值
【答案】C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是內含報酬率的計算。在全部投資均于建設起點一次投入,建設期為零,投產后每年凈現金流量相等的情況下,為計算內含報酬率所求得的年金現值系數應等于該項目的回收期指標的值。
2、某投資項目的原始投資額為500萬元,建設期為2年,投產后每年的凈現金流量為80萬元,則該項目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為( )
A 6.25年 B 8.25 年 C 8.15年 D 7.25年
答案:B
解析:500÷80+2=8.25年,注:含建設期的回收期=建設期+不含建設期的回收期
3.某投資項目,折現率為10%時,凈現值為500元,折現率為15%時,凈現值為-480元,則該項內含報酬率是( )。
A. 13.15% B. 12.75%
C. 12.55% D. 12.25%
【答案】C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是內含報酬率的計算。用插值法即可求得。
10% 500
R 0
15% -480
列等比例
(R-10%)/(15%-10%)=(0-500)/(-480-500)
R=12.55%
4.當貼現率為10%時,某項目的凈現值為500元,則說明該項目的內含報酬率( )。
A.高于10% B.低于10%
C.等于10% D.無法界定
【答案】A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是貼現率與凈現值的關系。貼現率與凈現值呈反向變化,所以當貼現率為10%時,某項目的凈現值為500元大于零,要想使凈現值向等于零靠近(此時的貼現率為內含報酬率),即降低凈現值,需進一步提高貼現率,故知該項目的內含報酬率高于10%。
5.某企業計劃投資10萬元建一生產線,預計投資后每年可獲凈利1.5萬元,年折舊率為10%,則投資回收期為( )。
A.3年 B.5年 C.4年 D.6年
【答案】C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是回收期的計算。回收期=10/(1.5+10×10%)=4(年)
6.下列關于評價投資項目的回收期法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它忽略了貨幣時間價值
B.它需要一個主觀上確定的最長的可接受回收期作為評價依據
C.它不能測度項目的盈利性
D.它不能測度項目的流動性
【答案】D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是回收期的特點。回收期是指收回投資所需要的年限,回收期越短,方案越優。這種方法沒有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它是用投資引起的現金流入累計到與投資額相等時所需要的時間來衡量的,由于沒有考慮回收期滿后的現金流量,所以,它不能測度項目的盈利性,只能測度項目的流動性。
7.某投資項目原始投資為12000元,當年完工投產,有效期限3年,每年可獲得現金凈流量4600元,則該項目內含報酬率為( )。
A.7.32% B.7.68% C.8.32% D.6.68%
【答案】A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是內含報酬率的計算。設內含報酬率為i,則12000=4600(P/A,i,3),(P/A,i,3)=2.6087,查年金現值系數表用插值法即可求得。
8. 一個公司“當期的營業性現金凈流入量等于當期的凈利潤加折舊之和”,就意味著( )。
A、該公司不會發生償債危機
B、該公司當期沒有分配股利
C、該公司當期的營業收入都是現金收入
D、該公司當期的營業成本與費用除折舊外都是付現費用
答案:D
解析:營業現金流入=銷售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
=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折舊)-所得稅
=凈利潤+折舊
所以:付現成本=成本-折舊,說明當期的營業成本與費用除折舊外都是付現費用
9.一個投資方案年銷售收入300萬元,年銷售成本210萬元,其中折舊與攤銷85萬元,所得稅稅率為40%,則該方案年經營現金流量凈額為( )萬元。
A.90 B.139
C.175 D.54
【答案】B
【解析】該方案年經營現金流量凈額=(300-210)×(1-40%)+85=139(萬元)。
10.某企業購入一臺生產設備,價款為5萬元,年折舊率為10%。預計投產后每年可獲得凈利潤0.75萬元,則投資回收期為( )年
A 3 B 5 C 4 D 6
答案:C
解析:設備的折舊額=5×10%=0.5
營業現金凈流量=0.75+0.5=1.25
回收期=5÷1.25=4年
11.在進行投資項目風險分析時,易夸大遠期現金流量風險的方法是( )。
A.調整現金流量法 B.風險調整折現率法 C.凈現值法 D.內含報酬率法
【答案】B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是風險調整折現率法的特點。風險調整折現率法的優點是比較符合邏輯,廣泛使用;其缺點是把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混在一起,并據此對現金流量進行貼現,意味著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大,有時與事實不符。即風險調整折現率法具有夸大遠期風險的缺點。
12.年末ABC公司正在考慮賣掉現有的一臺閑置設備,該設備8年前以40000元購入,稅法規定的年限為10年,按直線法計提折舊,預計殘值率為10%,已提折舊28800元;目前可以按10000元價格賣出,假設所得稅稅率為30%,賣出現有設備對本期現金流量的影響是( )。
A.減少360元 B.減少1200元 C.增加9640元 D.增加10360元
【答案】D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是現金流量的計算。依據題意,該設備的原值是40000元,現已提折舊28800元,則賬面價值為11200元(40000-28800),而目前該設備的變現價格為10000元,即如果變現的話,將獲得10000元的現金流入;同時,將會產生變現損失1200元(11200-10000),由于變現的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這將會使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減少,從而少納稅360元(1200×30%),這相當于使企業獲得360元的現金流入。因此,賣出現有設備時,對本期現金流量的影響為10360元(10000+360)。
1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以實體現金流量法和股權現金流量法計算的凈現值兩者無實質區別
B.實體現金流量包含財務風險,比股東的現金流量風險大
C.如果市場是完善的,增加債務比重會降低平均資本成本
D.股權現金流量法比實體現金流量法簡潔
【答案】A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是實體現金流量法和股權現金流量法的區別。以實體現金流量法和股權現金流量法計算的凈現值沒有實質區別;實體現金流量不包含財務風險,比股東的現金流量風險小;如果市場是完善的,增加債務比重并不會降低平均資本成本;實體現金流量法比股權現金流量法簡潔。
14.在進行是繼續使用舊設備還是購置新設備決策時,如果這兩個方案的未來使用年限不同,且只有現金流出,沒有適當的現金流入。則合適的評價方法是( )。
A. 比較兩個方案總成本的高低 B. 比較兩個方案凈現值的大小
C. 比較兩個方案內含報酬率的大小 D. 比較兩個方案平均年成本的高低
【答案】D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是平均年成本的計算及應用。在進行更新設備決策時,如果只有現金流出,沒有適當的現金流入,應選擇比較兩個方案的總成本或年平均成本進行決策,如果這兩個方案的未來使用年限不同,應選擇比較兩個方案的平均年成本的高低,所以,應選D。
15.在進行投資項目評價時,投資者要求的風險報酬率取決于該項目的( )。
A、經營風險
B、財務風險
C、系統風險
D、特有風險
答案:C
解析:站在投資者的角度,投資項目評價時主要考慮系統風險,不考慮非系統風險
二、多項選擇題
1.生產性投資與其他類型投資相比,主要的特點是( )
投資的主體是股東
投資的主體是企業
資本投資的對象是生產性資本投資
資本投資的對象是金融性資產投資
答案:BC
解析:生產性投資的主體是企業,投資項目優劣的評價標準是資本成本。資本投資的對象是生產性資本資產。
2. 下列關于凈現值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凈現值是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現金凈流量現值的代數和
B凈現值的計算可以考慮投資的風險性
C凈現值反映投資的效率
D凈現值大于0,投資項目的報酬率大于預定的折現率
答案:ABD
解析:凈現值是絕對指標,可以體現投資的收益,但不能反映投資的效率
3.下列因素中與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相關的是( )
A 債務比重 B 利率 C 權益資本 D 所得稅稅率
答案:ABCD
解析:投資人要求的報酬率=債務比重×利率×(1-所得稅稅率)+所有者權益比重×權益資本
4、對于相對獨立的方案之間的比較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凈現值法 B 現值指數法 C內含報酬率法 D回收期法
答案:BC
解析:凈現值法只能用于互斥方案之間的比較,對于獨立方案可以用現值指數法和內含報酬率法;回收期法沒有考慮時間價值,在選擇方案時僅僅起到輔助作用。
5.回收期法的缺點主要有( )
A不能測定投資方案的流動性
B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
C沒有考慮回收期后的收益
D計算復雜
答案:BC
解析:回收期法沒有考慮時間價值,沒有考慮回收期后的收益,主要用來測定方案的流動性而非營利性,計算比較簡便。
6.某公司正在開會討論投產一種新產品,對下列收支發生爭論,你認為不應列入該項目評價的現金流量的是( )。
A新產品投產需要占用營運資金80萬元,它們可在現有周轉金中解決,不要額外籌資
B.該項目利用現有未充分利用的廠房和設備,如將該設備出租可獲收益200萬元,但公司規定不得將生產設備出租,以防止對本公司產品形成競爭
C.新產品銷售會使本公司同類產品減少收益100萬元,如果本公司不經營此產品,競爭對手也會推出新產品
D 動用為其他產品儲存的原料約200萬元
【答案】BC
【解析】在確定投資方案的現金流量時,只有增量的現金流量才是與項目相關的現金流量。
C和B,由于是否投產新產品不改變企業總的現金流量,不應列入項目現金流量;對于A占用了企業的營運資金,這部分營運資金如果該項目不占用則可以用作其他用途,因此,在評價投資項目時應當列入項目的現金流量。對于D,因為如果不投資該項目,此材料可用于其他產品生產,所以屬于此項目的機會成本,應予以考慮。
7.對于風險調整折現率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它把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區別開來,據此對現金流量進行貼現
B.它把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混在一起,并據此對現金流量進行貼現
C.它是用調整凈現值公式分子的辦法來考慮風險的
D.它意味著風險隨時間的推移而加大
E.它是用調整凈現值公式分母中的折現率的辦法來考慮風險
【答案】B、D、E
【解析】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是風險調整折現率法的特點。風險調整折現率法是調整凈現值計算公式中分母的方式,將折現率調整為包含風險因素的折現率,分子、分母均為包含風險因素的指標,故把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混在一起,有夸大遠期風險的特點。
計算題
1.海榮公司是一家鋼鐵生產企業。最近公司準備投資建設一個汽車制造廠。公司財務人員對三家已經上市的汽車生產企業A、B、C進行了分析,相關財務數據如下:
海榮公司稅前債務資本成本為10%,預計繼續增加借款不會發生明顯變化,公司所得稅稅率為33%.公司目標資本結構是權益資本60%,債務資本40%.公司投資項目評價采用實體現金流量法。當前的無風險收益率為5%,平均風險收益率為10%.
要求:計算評價汽車制造廠建設項目的必要報酬率(計算時β值取小數點后4位)。
【答案】
(1)海榮公司汽車制造項目的稅后債務資本成本
Kb=10%×(1-33%)=6.7%
(2)A的β資產=1.1000/[1+(1-15%)×2/3]=0.7021
B的β資產=1.2000/[1+(1-33%)×1]=0.7186
C的β資產=1.4000/[1+(1-30%)×3/2]=0.6829
β資產平均值=(0.7021+0.7186+0.6829)/3=0.7012
海榮公司的β權益=0.7012×[1+(1-33%)×2/3]=1.0144
海榮公司的Ks=5%+1.0144×(10%-5%)=10.072%=10.07%
(3)該項目的必要報酬率Kw=6.7%×40%+10.07%×60%=8.72%
2.某公司擬采用新設備取代已使用3年的舊設備,舊設備原價14950元,當前估計尚可使用5年,每年操作成本2150元,預計最終殘值1750元,目前變現價值8500元,購置新設備需花費13750元,預計可使用6年,每年操作成本850元,預計最終殘值2500元。該公司預期報酬率12%,所得稅稅率30%,稅法規定該類設備應采用直線法折舊,折舊年限6年,殘值為原值的10%。
要求:進行是否應該更換設備的分析決策,并列出計算分析過程。
【答案】本題的主要考核點是平均年成本的計算及其應用。
因新舊設備使用年限不同,應運用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平均年成本比較二者的優劣。
(1)繼續使用舊設備的平均年成本
每年付現操作成本的現值=2150×(1-30%)×(P/A, 12%, 5)
=2150×(1-30%)×3.6048
=5425.22(元)
年折舊額=(14950-1495)÷6
=2242.50(元)
每年折舊抵稅的現值=2242.50×30%×(P/A, 12%, 3)
=2242.50×30%×2.4018
=1615.81(元)
殘值收益的現值=[1750-(1750-14950×10%)×30%]×(P/S, 12%, 5)
=[1750-(1750-14950×10%) ×30%]×0.5674
=949.54(元)
舊設備變現收益=8500-[8500-(14950-2242.50×3)] ×30%
=8416.75(元)
繼續使用舊設備的現金流出總現值=5425.22+8416.75-1615.81-949.54
=11276.62(元)
繼續使用舊設備的平均年成本=11276.62÷(P/A, 12%, 5)
=11276.62÷3.6048
=3128.22(元)
(2)更換新設備的平均年成本
購置成本=13750(元)
每年付現操作成本現值=850×(1-30%)×(P/A, 12%, 6)
=850×(1-30%)×4.1114
=2446.28(元)
年折舊額=(13750-1375)÷6
=2062.50(元)
每年折舊抵稅的現值=2062.50×30%×(P/A, 12%, 6)
=2062.50×30%×4.1114
=2543.93(元)
殘值收益的現值=[2500-(2500-13750×10%)×30%]×(P/S, 12%, 6)
=[2500-(2500-13750×10%)×30%]×0.5066
=1095.52(元)
更換新設備的現金流出總現值=13750+2446.8-2543.93-1095.52
=12556.83(元)
更換新設備的平均年成本=12556.83÷(P/A, 12%, 6)
=12556.83÷4.1114
=3054.15(元)
因為更換新設備的平均年成本(3054.15元)低于繼續使用舊設備的平均年成本(3128.22元),故應更換新設備。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固定資產更新的平均年成本的計算問題,應注意:
(1)由于新舊設備方案只有現金流出,而沒有現金流入,且未來使用年限不同,只能采用固定資產的年平均成本進行決策。
(2)殘值引起的現金流動問題:首先應將最終的殘值全部作為現金流入,然后將最終殘值與稅法殘值作比較,如果最終殘值高于稅法殘值,則需補交所得稅,應作為流出(新、舊設備均屬于這種情況)。否則,如果最終殘值低于稅法殘值,則可以抵減所得稅,即減少現金流出,應視為現金流入。所以,殘值引起了兩項現金流動,即最終的殘值流入和最終殘值高于或低于稅法殘值引起的所得稅流動。
注會萬題庫下載|微信搜“萬題庫注冊會計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