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民事行為
根據《民法通則》規定,下列選項中,屬于無效民事行為的有( )。
A.某精神病患者在發病期間,將家中的一臺電腦無償贈送他人
B.某公民在威脅下,寫下一張欠他人1萬元的字據
C.某政府采購的業務人員收受賄賂,購買了5噸劣質原料
D.某公司為逃避債務,將公司名下一輛價值20萬元的汽車以1萬元的價格轉讓給該公司經理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點是無效民事行為。 選項A中的行為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選項B的行為屬于所述屬于一方以欺詐、 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民事行為;選項C中的行為屬于惡意串通, 損害國家利益;選項D的行為屬于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知識點:物權預告登記
甲向乙出售房屋并訂立買賣合同。雙方約定:乙應在一年內分期支付完畢價款;甲先將房屋交付乙使用,一年后轉移所有權。房屋交付后,雙方前往房屋登記機構辦理了預告登記。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
A.乙已取得房屋所有權
B.若甲未經乙同意,將房屋另行出賣給丙,則甲、丙的買賣合同無效
C.若甲未經乙同意,將房屋抵押給丁,該抵押行為不能發生物權效力
D.若甲因為乙沒有按期支付價款而依法解除合同,則預告登記失效
『正確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點是物權預告登記。根據《物權法》的規定,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議,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后,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生物權效力。
本題中,由于雙方沒有辦理正式的登記,因此乙并沒有取得房屋所有權,A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預告登記的作用在于使得權利人擅自處分不動產時不發生物權變動效力,而對合同的效力沒有影響,因此甲丙簽訂的買賣合同還是有效的,B選項說法錯誤,C選項說法正確;預告登記后,債權消滅的,預告登記失效,因此D選項的說法正確。
知識點:標的轉移
下列情形中,不發生標的物所有權轉移的有( )
A.甲委托乙保管名貴字畫一幅,已交付
B.甲借給乙現金100元,已交付
C.甲贈送乙手機一部,已交付
D.甲將自己的汽車出租給乙,已交付
『正確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點是物的所有權轉移。選項A中乙僅是負責保管,選項D中乙僅取得的是使用權,均沒有發生所有權的轉移,因此要選;選項B和選項C都發生了所有權轉移,因此不選。(對于選項B,實際上該100元貨幣的所有權已經發生了轉移。)
知識點:法律關系
下列關于法律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 法律關系的主體主要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國家。其中,自然人具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社會組織只具有權利能力,而不具有行為能力
B、 設計圖紙、公民肖像和科學發明均可以成為法律關系客體
C、 10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D、 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現象稱為法律事實
[正確答案】 B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法律關系的說法。法律關系的主體中,不僅自然人具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社會組織也具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因此選項A的說法是錯誤的。“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選項C說法錯誤。
知識點:事實行為
下列屬于事實行為的有( )。
A、甲的創作行為
B、乙的侵權行為
C、丙簽訂合同的行為
D、丁的死亡行為
【正確答案】 AB
【答案解析】 事實行為,即與表達法律效果、特定精神內容無關的行為。選項AB都是事實行為,選項C屬于法律行為,選項D屬于事件。
知識點:法律事實
下列各項中,屬于法律事實的有( )。
A、甲請求乙代理購買一臺電腦
B、甲委托乙修理一部手機
C、甲看到乙發布的一則招聘廣告
D、甲聽說乙丟失了一輛自行車
【正確答案】 AB
【答案解析】 法律事實,是指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現象。選項C、選項D不能夠引起任何法律后果。
知識點:民法意義
根據物權法律制度的有關理論,下列選項中,屬于民法意義上孳息的有( )。
A.母牛腹中的小牛
B.蘋果樹上長著的蘋果
C.母雞生的雞蛋
D.每月出租房屋獲得的租金
『正確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點是原物與孳息。孳息是指物或權益而產生的收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原物根據自然規律產生的物,法定孳息是原物根據法律規定由一定法律關系產生的物。本題C選項屬于天然孳息,D選項屬于法定孳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