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考試吧提醒:下載注會萬題庫,立即進入刷題模式>>
一、單項選擇題
1、根據《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選項中,屬于無效民事行為的是( )。
A、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
B、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為
C、所附條件尚未成就的附條件民事行為
D、因重大誤解而實施的民事行為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民法通則》規(guī)定,下列民事行為無效:(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4)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5)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6)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7)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選項A是否無效是不確定的;選項C屬于附條件的民事行為;選項D屬于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2、下列法律行為中,須經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是( )。
A、甲免除乙對自己所負的債務
B、甲將一枚鉆石戒指贈與乙
C、甲授權乙以甲的名義購買一套住房
D、甲立下遺囑,將個人所有財產遺贈給乙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單方法律行為是根據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為。多方法律行為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選項A,債務的免除,只要債權人作出意思表示,債務免除即可發(fā)生法律效力;選項B是贈與合同,需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選項C的授權行為是單方法律行為,只要被代理人作出授權的表示,授權即可發(fā)生效力;選項D的遺囑,只要行為人作出意思表示,遺囑便發(fā)生效力。
3、張某的單位今年新蓋一批房屋,張某估計自己可以分到一套兩居室。于是張某先按照房屋面積買了一些地毯,擬鋪在新居中。但最后張某未能分到該兩居室,則張某購買地毯的行為( )。
A、是無效行為,因為張某購買地毯的動機沒有實現,其意思表示不真實
B、是可撤銷行為,因為張某購買地毯的目的存在重大誤解
C、是無效行為,因為該行為雖有誤解但意義不是重大的
D、是有效行為,因為該行為的效力與單位分房之間沒有內在聯系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guī)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但對于“動機的錯誤認識”一般不構成重大誤解。本題中張某的誤解屬于“動機誤解”,不為重大誤解,該購買地毯的行為有效。
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權委托書授權不明的,應當由( )。
A、被代理人對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不負責任
B、代理人對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被代理人不負責任
C、被代理人對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D、先由代理人對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無法承擔責任的,由被代理人承擔責任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授權委托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對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5、甲企業(yè)授權代理人A購買設備,授權價格為100萬元以下,同時,乙企業(yè)也授權代理人A為其銷售同樣的設備,授權價格為高于50萬,于是代理人A分別代表甲和乙簽訂了買賣設備的合同。A的行為屬于( )。
A、無權代理
B、越權代理
C、有權代理
D、代理權濫用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據規(guī)定,代理人代理雙方當事人進行同一民事行為的行為屬于濫用代理權的行為,該題所述的情況屬于代理人代理雙方當事人進行同一民事行為。
6、根據有關法律規(guī)定,下列爭議中,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的是( )。
A、國際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
B、貸款擔保合同爭議
C、因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引起的爭議
D、因運輸的商品丟失或損毀引起的爭議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的情形有:(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故選項C符合題意。
7、1993年2月8日夜,趙某回家路上被人用木棍從背后擊傷。經過長時間的訪查,趙某于2012年10月31日掌握確鑿證據證明將其打傷的是錢某。趙某要求錢某賠償的訴訟時效屆滿日應為( )。
A、1995年2月8日
B、2013年2月8日
C、2013年10月31日
D、2014年10月31日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據規(guī)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本題中,權利侵害之日為1993年2月8日,實體權利保護期限截至2013年2月8日。
8、2011年8月9日晚,甲被人襲擊打成輕傷。經訪查,甲于2011年10月30日掌握確鑿的證據證明是乙將其打傷的。甲如果要得到法律保護,應當在法定期間內向李某提出賠償請求。該法定期間的最后日期為( )。
A、2012年8月9日
B、2012年10月30日
C、2013年8月9日
D、2013年10月30日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1)根據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發(fā)現或者應當發(fā)現權利被侵害”應當包括知道“加害事實”和“加害人”兩個方面,且最后的截止日沒有超過20年的最長期限;(2)根據規(guī)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因此,選項B是正確的答案。
9、下列有關訴訟時效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人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B、權利人提起訴訟是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C、只有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發(fā)生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時效的進行
D、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發(fā)生之后,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歸無效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1)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所以A錯。(2)權利人提起訴訟是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之一,所以B錯。(3)訴訟時效的中止是暫時停止計算訴訟時效期間,所以D錯。
10、張某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2011年4月1日,張某因趙某的不當行為身體受到傷害,其法定代理人李某準備向趙某索賠,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未依法行使權利。2011年9月1日,李某因車禍死亡,直至2011年9月30日王某依法成為張某新的法定代理人。向趙某索賠的訴訟時效最晚是( )。
A、2012年3月31日
B、2012年8月31日
C、2012年9月30日
D、2012年10月31日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為1年,即2012年3月31日止。法定代理人李某因車禍死亡沒有造成訴訟時效中止。只有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發(fā)生不可抗力的情況和其他障礙,才能中止時效的進行。
二、多項選擇題
1、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后和被撤銷后,還將產生的法律后果可能有( )。
A、返還財產
B、賠償損失
C、追繳財產
D、沒有法律后果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后和被撤銷后,還將產生返還財產、賠償損失、追繳財產等法律后果。
2、王某與李某約定,如果將來自己的父親去世,就將自己父親居住的小屋賣給李某。該行為屬于( )。
A、附條件的法律行為
B、附延緩期限的法律行為
C、附始期的法律行為
D、附生效條件的法律行為
【正確答案】 BC
【答案解析】 附期限的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設定一定的期限,并將期限的到來作為效力發(fā)生或消滅前提的法律行為。附條件的法律行為中,所附條件必須是將來不確定的事實,而王某父親的死亡是確定的事實,所以本題不屬于附條件的法律行為,而屬于附期限的法律行為,并且屬于附延緩期限的法律行為,即附始期的法律行為。
3、關于無權代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A、經被代理人追認后,視為有權代理
B、無權代理成立后,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
C、善意相對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權的,被代理人應當承擔代理的法律后果
D、代理雙方當事人進行同一民事行為,視為無權代理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在無權代理的情況下,經被代理人追認,視同有權代理,選項A正確;無權代理成立后,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選項B正確;“表見代理”應由被代理人承擔代理的法律后果,選項C正確;選項D為代理權的濫用,不是無權代理。
4、法律禁止濫用代理權。代理人濫用代理權的,法律后果有( )。
A、其行為均視為無效行為
B、其行為屬于可撤銷行為
C、給被代理人及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D、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正確答案】 CD
【答案解析】 濫用代理權的三種情形,自己代理和雙方代理原則上發(fā)生無權代理的效果,即效力是待定的,有待于被代理人的追認。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是無效的行為。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5、對下列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有( )。
A、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請求權
B、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對象發(fā)行的企業(yè)債券本息請求權
C、基于投資關系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
D、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適用短期訴訟時效。
6、根據規(guī)定,下列各項中,適用訴訟時效期間為4年的事項有( )。
A、國際貨物買賣合同
B、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C、技術進出口合同
D、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
【正確答案】 AC
【答案解析】 根據《民法通則》規(guī)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適用特別訴訟時效期間的規(guī)定,其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適用4年的訴訟時效期間。
7、2011年6月30日,張某到某商店購買西服,該商店故意隱瞞實情,將一有隱蔽質量問題的西服賣給了張某,張某仔細檢查后未發(fā)現此瑕疵。7月6日,張某穿上該西服后發(fā)現其存在質量問題。張某找商店退貨,被拒絕。于是張某于8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訴了該商店。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述觀點正確的有( )。
A、訴訟時效期間自2011年7月6日開始計算
B、張某的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
C、訴訟時效自張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中斷
D、訴訟時效自張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中止
【正確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張某于8月1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引起訴訟時效中斷,而非中止,因此選項D是錯誤的。
注會萬題庫下載|微信搜“萬題庫注冊會計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