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考試吧提醒:下載注會萬題庫,立即進入刷題模式>>
一、單項選擇題
1.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侵權行為屬于法律行為
B.非法行為不是民事法律行為
C.拋棄動產的行為屬于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行為
D.友誼關系、愛情關系不屬于法律關系
【答案】A
【解析】侵權行為也產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但這個法律后果并非當事人自己主張(不涉及意思表示),而是由法律規定的,屬于事實行為,而非法律行為。
2.下列關于民事法律行為中的意思表示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事實行為以意思表示為核心
B.遺囑行為屬于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
C.向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發出的意思表示,必須到達其法定代理人時才能生效
D.非對話的意思表示在意思表示到達相對人時生效,即采用到達主義
【答案】D
【解析】(1)選項A:民事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核心,事實行為不要求有意思表示;(2)選項B:遺囑行為屬于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即于意思表示完成時即可產生法律效力;(3)向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發出的意思表示,通常必須到達其法定代理人時才能生效,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能夠獨立作出的意思表示除外。
3.2012年11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購買了一臺價值50萬元的A機器設備,為此向乙公司簽發了一張票面金額為40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約定剩余的10萬元價款于交貨后的10日內付清,并以甲公司現有的B機器設備設定抵押擔保。后乙公司按期交貨,因為業務發展需要乙公司決定免除甲公司的10萬元債務。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的規定,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間的機器設備買賣行為是有償的法律行為
B.甲公司向乙公司簽發票據的行為屬于要式法律行為
C.甲公司提供抵押擔保的行為屬于從法律行為
D.乙公司免除甲公司10萬元債務的行為屬于雙方法律行為
【答案】D
【解析】選項D:單方法律行為是根據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為。該法律行為僅有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無需他方的同意即可發生法律效力,如委托代理的撤銷、債務的免除、無權代理的追認等。乙公司的行為屬于債務的免除,故為單方法律行為。
4.甲、乙、丙、丁均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相關規定,下列各項,關于甲、乙、丙、丁實施的民事行為效力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甲訂立的遺囑,有效
B.乙購買價值5元的削筆刀,有效
C.丙接受贈與、獎勵等純獲益的行為,有效
D.丁訂立《合同法》規定不能獨立實施的合同,效力待定
【答案】A
【解析】選項A: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對于其他行為(主要表現為單方行為),則屬于無效的民事行為,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訂立的遺囑。
5.公務員甲欲以100萬元的價格出售其一套房屋。某乙找到甲,欲出價70萬元,甲拒絕。乙說:“我有你接受請客送禮的證據”,甲當真,便以70萬元的價格賣給乙。乙實際并無甲接受請客送禮的證據。關于該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存在乘人之危的行為,屬于可撤銷合同
B.存在欺詐行為,屬于可變更、撤銷合同
C.存在脅迫行為,屬于可變更、撤銷合同
D.存在重大誤解,屬于可變更、撤銷合同
【答案】C
【解析】乙的行為屬于脅迫行為;因脅迫而訂立的合同,不損害國家利益的,屬于可變更、可撤銷合同;因脅迫而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屬于無效合同或無效民事行為。本題中沒有損害國家利益,因此屬于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
6.2013年11月11日,北京西單某商場營業員劉某,將一對價值20萬元的情侶對戒(每個標價10萬元),誤以為是一對10萬元賣給了宋某。根據相關規定,該民事行為屬于( )。
A.有效民事行為
B.無效民事行為
C.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
D.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答案】D
【解析】本來是“每個”戒指10萬元,營業員卻以“一對”戒指10萬元的價格出售,系因重大誤解而為的民事行為,屬于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7.下列關于“無效民事行為”的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
A.民事行為不因違反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而無效
B.違反法律的行為一律無效
C.無效的民事行為自始無效
D.違反公序良俗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行為無效
【答案】B
【解析】(1)選項A:違反法律的民事行為中的“法律”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規,但不包括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即民事行為不因違反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而無效。(2)選項B:此處的“法律”特指強制性規范中的效力規范,即并非違反法律的行為一律無效。(3)選項C: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時就沒有效力。(4)選項D:民事行為違反公序良俗和社會公共利益,亦屬無效。
8.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下列關于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當事人可以自行撤銷
B.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撤銷,人民法院可以主動干預
C.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撤銷前的行為并不因為撤銷之后而無效
D.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行使
【答案】D
【解析】(1)選項A: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可由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或者撤銷。(2)選項B: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撤銷,應由撤銷權人以撤銷行為為之,人民法院不得主動干預。(3)選項C: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一經撤銷,其效力溯及于行為的開始,即自行為開始時無效。
9.根據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情形中屬于可變更、可撤銷合同的是( )。
A.代理人甲損害被代理人乙的利益與第三人惡意串通而簽訂的合同
B.丙和丁簽訂的代孕合同
C.患有間歇性精神病的戊在其患病期間寫下遺囑
D.己母患病急需用錢,庚趁機以低價購買己藏的一幅名畫,己無奈與庚簽訂了買賣合同
【答案】D
【解析】(1)選項D:因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無論是否損害國家利益,都屬于可變更、可撤銷合同。(2)選項ABC:屬于無效合同。
10.下列關于代理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代理行為是民事法律行為
B.代理人既可以以被代理人的名義為民事法律行為,也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為民事法律行為
C.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獨立向第三人為意思表示
D.代理人所為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法律效果歸屬于被代理人
【答案】B
【解析】代理的法律效果并非歸屬于行為人自身,而是由被代理人承受,所以法律要求行為必須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
11.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下列關于代理與委托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代理和委托一樣,受托人(代理人)既可以以委托人(被代理人)的名義活動,也可以以自己的名義活動
B.委托可以是純粹的事務性行為,如整理資料、打掃衛生
C.在代理中,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間的關系一般按照委托處理
D.代理和委托都既可以是有償的,也可以是無償的
【答案】A
【解析】選項A: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名義進行民事活動,其法律效果直接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在委托中,受托人既可以以委托人名義活動,也可以以自己的名義活動。
12.下列各項中,關于代理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責任承擔的表述正確的是( )。
A.代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三人不承擔責任
B.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不承擔責任
C.代理人與第三人平均承擔民事責任
D.代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三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答案】D
【解析】代理人和第三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代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三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13.甲為騰飛公司的業務員,負責對外簽訂貨物買賣合同。2013年12月31日,甲離開騰飛公司,騰飛公司當日即通知供貨商翔風公司,甲已經離職的事實。2014年2月15日,甲持蓋有騰飛公司印章的空白合同,與翔風公司簽訂貨物買賣合同。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下列各項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翔風公司不享有撤銷權
B.翔風公司可以基于表見代理,主張該合同有效
C.在騰飛公司追認前,翔風公司可以催告騰飛公司在1個月內進行追認
D.騰飛公司一旦拒絕追認,則該合同歸于無效
【答案】B
【解析】(1)選項B: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之一為相對人主觀上為善意,翔風公司已經知道甲無代理權,所以不構成表見代理。(2)選項D:一旦本人拒絕追認,無權代理行為就確定地歸于無效。
14.下列各項中,關于最長訴訟時效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最長訴訟時效期間為20年
B.可以適用訴訟時效期間的延長
C.不適用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斷、中止
D.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時起算
【答案】D
【解析】選項D: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被侵害時計算,而非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時起算。
15.2013年11月10日,甲向乙借款20萬元,約定2014年6月1日償還5萬元,2014年10月1日償還5萬元,2014年12月10日償還10萬元。2014年12月25日,甲仍未償還。乙擬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 )起算。
A.2013年1月1日
B.2014年6月1日
C.2014年12月10日
D.2014年12月25日
【答案】C
【解析】定有履行期限的債的請求權,從清償期屆滿之日起算。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本題中,甲與乙約定分三次還款,2014年12月10日為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日,故訴訟時效期間自2014年12月10日起算。
16.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下列關于訴訟時效起算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附期限的債的請求權,從期限屆滿之日起算
B.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從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C.國家賠償案件,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算
D.請求他人不作為的債權請求權,應當自義務人違反不作為義務時起算
【答案】D
【解析】選項D:請求他人不作為的債權請求權,應當自權利人“知道”義務人違反不作為義務時起算。
17.李某與張某比鄰而居,兩人約定,為了使房屋在后的李某可以看到前方的海景,張某的房子高度不可以超過10米,李某每年支付張某5000元。后李某出國深造2年,回國后發現張某將房屋加蓋為三層,高達15米。根據民事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關于李某主張權利的訴訟時效起算點正確的是( )。(新增內容出題)
A.張某打算加高房子時
B.張某房屋加高完成時
C.李某第一次向張某主張權利時
D.李某回國發現張某房屋加高時
【答案】D
【解析】請求他人不作為的債權請求權,應當自權利人“知道”義務人違反不作為義務時起算。
注會萬題庫下載|微信搜“萬題庫注冊會計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