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真題解析之審計證據的充分性與適當性
(一)審計證據的充分性 審計證據的充分性是對審計證據數量的衡量,主要與注冊會計師確定的樣本規模有關。
在可接受的審計風險水平一定的情況下,重大錯報風險越大,注冊會計師就應實施越多的測試工作,將檢查風險降至可接受水平,以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范圍內。
(二)審計證據的適當性
審計證據適當性的核心是相關性和可靠性,只有相關且可靠的證據才是高質量的。
1.相關性(專業問題,邏輯問題)
相關性,是指用作審計證據的信息與審計程序的目的和所考慮的相關認定之間的邏輯聯系。
(1)用作審計證據的信息的相關性可能受測試方向的影響。
正向(證→賬)追查適宜于查完整性認定的錯報,不適宜查存在或發生認定的錯報;
逆向(賬→證)追查適宜于查存在或發生認定的錯報,不適宜查完整性認定的錯報;
例如,如果某審計程序的目的是測試應付賬款的計價高估,則測試已記錄的應付賬款可能是相關的審計程序;如果某審計程序的目的是測試應付賬款的完整性,則測試已記錄的應付賬款不是相關的審計程序,相關的審計程序可能是測試期后支出、未支付發票、供應商結算單以及發票未到的收貨報告單等。
(2)特定的審計程序可能只為某些認定提供相關的審計證據,而與其他認定無關
例如,檢查期后應收賬款收回的記錄和文件可以提供有關存在和計價的審計證據(實際
收回金額與賬面余額比較,可以證實壞賬準備的計提),但未必提供與截止測試相關的審計證據。類似地,有關某一特定認定(如存貨的存在認定)的審計證據,不能替代與其他認定(如該存貨的計價認定)相關的審計證據。但另一方面,不同來源或不同性質的審計證據可能與同一認定相關。
(3)控制測試旨在評價內部控制在防止或發現并糾正認定層次重大錯報方面的運行有效性。
設計控制測試以獲取相關審計證據,包括識別一些顯示控制運行的情況(特征或屬性),以及顯示控制未恰當運行的偏差情況。然后,注冊會計師可以測試這些情況是否存在。
(4)實質性程序旨在發現認定層次重大錯報,包括細節測試和實質性分析。
設計實質性程序包括識別與測試目的相關的情況,這些情況構成相關認定的錯報。
2.可靠性(真偽問題)
審計證據的可靠性是指證據的可信程度。
例如,注冊會計師親自檢查存貨所獲得的證據,就比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提供給注冊會計師的存貨數據更可靠。
注冊會計師在判斷審計證據的可靠性時,通常會考慮下列原則:
(1)從外部獨立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其他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2)內部控制有效時內部生成的審計證據比內部控制薄弱時內部生成的證據更可靠。
(3)直接獲取的審計證據比間接獲取或推論得出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4)以文件、記錄形式(紙質、電子或其他介質)存在的證據比口頭證據更可靠。
(5)從原件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傳真件或復印件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3.充分性和適當性之間的關系
充分性和適當性是審計證據的兩個重要特征,兩者缺一不可,只有充分且適當的審計證據才是有證明力的。
審計證據質量越高,需要的審計證據數量可能越少。但僅靠獲取更多的審計證據可能無法彌補其質量上的缺陷。
4.評價充分性和適當性時的特殊考慮
(1)對文件記錄可靠性的考慮(消極調查)
審計工作通常不涉及鑒定文件記錄的真偽。如果在審計過程中識別出的情況使其認為文件記錄可能是偽造的,或文件記錄中的某些條款已發生變動,應當做出進一步調查。
(2)使用被審計單位生成信息時的考慮
應當就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獲取審計證據。
(3)證據相互矛盾時的考慮
如果不同來源的審計證據能夠相互印證,則具有更強的說服力。
如果從不同來源獲取審計證據不一致,表明某項審計證據可能不可靠,應當追加必要的審計程序。
(4)對成本的考慮
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獲取審計證據的成本與所獲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間的關系,但不應以獲取審計證據的困難和成本為由減少不可替代的審計程序。
在線練習:
❤單項選擇題:
ABC會計師事務所負責審計甲公司2011年度財務報表。在判斷審計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時,A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在確定審計證據的可靠性時,下列表述中錯誤的是( )。
A.以電子形式存在的審計證據比口頭形式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B.從外部獨立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其他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C.從復印件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傳真件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答案】 C
【解析】注冊會計師判斷審計證據的可靠性的基本原則包括;(1)從外部獨立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其他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2)內部控制有效時內部生成的審計證據比內部控制薄弱時內部生成的審計證據更可靠;(3)直接獲取的審計證據比間接獲取或推論得出的審計證據更可靠;(4)以文件、記錄形式存在的審計證據比口頭形式的審計證據更可靠;(5)從原件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傳真件或復印件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選項C顯然不正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