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在確定審計證據的相關性時,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的事項的是( )。
A.特定的審計程序可能只為某些認定提供相關的審計證據,而與其他認定無關
B.針對同一項認定可以從不同來源獲取審計證據或獲取不同性質的審計證據
C.從外部獨立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其他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
D.只與特定認定相關的審計證據并不能替代與其他認定相關的審計證據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從外部獨立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比從其他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更可靠屬于注冊會計師評價審計證據可靠性時考慮的因素。
15注冊會計師編制的審計工作底稿應當使未曾接觸該項審計工作的有經驗的專業人士清楚了解審計程序、審計證據和重大審計結論。下列條件中,有經驗的專業人士不必具備的是( )。
A.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和審計準則的規定
B.在會計師事務所專職執業5年以上
C.了解與被審計單位所處行業相關的會計知識和審計問題
D.了解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過程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有經驗的專業人士是對下列方面了解的人士:審計過程、相關法律法規和審計準則的規定、被審計單位所處的經營環境、被審計單位所處行業相關的會計和審計問題,并沒有對是否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以及執業期限作出要求。
16注冊會計師在確定重要性水平時,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制定具體審計汁劃時,確定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B.在確定基準時,需要考慮是否存在特定會計主體的財務報表使用者特別關注的財務報表項目
C.通常說來,適當的基準取決于被審計單位的具體情況,包括各類報告收益(如稅前利潤、營業收入、毛利和費用總額),以及所有者權益或凈資產
D.注冊會計師應當確定適用于那些發生的錯報金額雖然低于整體的重要性,但合理預期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經濟決策的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一個或多個重要性水平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
注冊會計師在制定總體審計策時,應當確定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因此選項A不正確。
17在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時,下列程序中,注冊會計師通常不會實施的是( )。
A.查閱內部控制手冊
B.追蹤交易在財務報告信息系統中的處理過程
C.重新執行某項控制
D.現場觀察某項控制的運行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選項C屬于控制測試程序。
18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向所有需要按照相關職業道德要求保持獨立性的人員獲取其遵守獨立性政策和程序的書面確認函,時間上的要求是( )。
A.每年至少一次
B.每半年至少一次
C.每年至少兩次
D.每兩年至少一次
參考答案:A
19ABC會計師事務所承接了甲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業務,A注冊會計師負責貨幣資金項目審計,為證實甲公司在臨近2013年12月31日簽發的支票都已登記入賬,最有效的審計程序是( )。
A.檢查2013年12月31日的銀行對賬單
B.函證2013年12月31日的銀行存款余額
C.檢查2013年12月31日的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D.檢查2013年12月的支票存根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檢查支票是否已登記入賬,就應從支票追查到賬,這里的支票是指支票存根(支票已經簽發),賬是指銀行存款日記賬。
20在確定審計證據的可靠性時,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注冊會計師親自檢查存貨所獲得的審計證據比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提供的存貨數據更可靠
B.對會議中所討論事項的事后口頭表述比會議的同步書面記錄更可靠
C.如果與銷售業務相關的內部控制有效,則注冊會計師就能從銷售發票和發貨單中取得比內部控制不健全時更加可靠的審計證據
D.從外部獨立來源獲取的審計證據,如果該證據是由不知情者或者不具備資格者提供,審計證據也可能是不可靠的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以文件、記錄形式(無論是紙質、電子或其他介質)存在的審計證據比口頭形式的審計證據更可靠,所以選項B的表述錯誤,應該是會議的同步書面記錄更可靠。
21關于在審計報告中提及專家工作,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除非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注冊會計師不應在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中提及專家的工作
B.除非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注冊會計師不應在任何意見的審計報告中提及專家工作
C.在發表無保留意見的情況下,如果法律法規要求提及專家工作,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中指明,這種提及并不減輕注冊會計師對審計意見承擔的責任
D.在發表任何意見的情況下,如果提及專家工作,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中指明,這種提及并不減輕注冊會計師對審計意見承擔的責任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注冊會計師不應在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中提及專家的工作,除非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如果法律法規要求提及專家的工作,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中指明,這種提及并不減輕注冊會計師對審計意見承擔的責任。如果注冊會計師在審計報告中提及專家的工作,并且這種提及與理解審計報告中的非無保留意見相關,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中指明,這種提及并不減輕注冊會計師對審計意見承擔的責任。
22在缺乏合理理由的情況下,注冊會計師不應同意變更審計業務約定條款。通常情況下,下列事項中,可以作為變更審計業務約定條款合理理由的是( )。
A.管理層限制對應收賬款執行函證程序
B.出于保密考慮,管理層不允許注冊會計師檢查有形資產
C.被審計單位對原來要求的審計業務的性質存在誤解
D.自然環境惡劣導致注冊會計師無法實施監盤程序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由于環境變化導致對審計服務的需求產生影響,或對原來要求的審計業務性質存在誤解可以認為是被審計單位要求變更審計業務約定條款的合理理由。
23注冊會計師在設計審計樣本時,應當確保所定義的總體具有的特征是( )。
A.充分性和適當性
B.適當性和完整性
C.相關性和完整性
D.適當性和可理解性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
注冊會計師應當確保總體的適當性和完整性,這也是注冊會計師所定義總體的兩
個特征。
24關于注冊會計師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時問僅指注冊會計師何時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
B.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時間僅指審計證據適用的期間或時點
C.確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越小
D.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是指進一步審計程序的目的和類型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
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時間是指注冊會計師何時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或審計證據適用的期間或時點,所以選項AB不正確;確定的重要性水平越低,進一步審計程序的范圍越廣,所以選項C不正確。
25關于審計業務的三方關系,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三方關系人分別是注冊會計師、被審計單位管理層(責任方)以及財務報表預期使用者
B.財務報表審計并不減輕管理層或治理層的責任
C.財務報表的預期使用者即審計報告的收件人
D.是否存在三方關系是判斷某項業務是否屬于審計業務或其他鑒證業務的重要標準之一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
審計報告的收件人應當盡可能明確為所有的預期使用者,但在實務中往往很難做到這一點。原因很簡單,有時審計報告并不向某些特定組織或人員提供,但這些組織或人員也可能使用審計報告。例如,注冊會計師為上市公司提供財務報表審計業務,其審計報告的收件人為“××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但除了股東之外,公司債權人、證券監管機構等顯然也是預期使用者。
注會萬題庫下載|微信搜“萬題庫注冊會計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