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2017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復習技巧匯總
考試吧提醒:下載注會萬題庫,立即進入刷題模式>>
備受矚目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每一條商路的開辟,都遍布荊棘。“一帶一路”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與未來巨大的預期收益相伴的,還有復雜經貿往來中難以避免的財務風險。業內專家認為,會計行業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將大有可為。保駕者是企業CFO,護航者是注冊會計師。
會計改革助力前行
會計改革將助力“一帶一路”戰略順利落地。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一帶一路”戰略下,金融、產業、能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及區域共贏等雙邊及多邊合作,對會計提出了全新需求。深化會計變革對“一帶一路”具有助力作用,而這種變革要求在會計核算、管理會計、環境會計、會計人才培養與評價體制等方面進行創新。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帶一路”戰略為會計理論與實務的發展和繁榮創造了歷史機遇。
就企業層面而言,財務部門將助力企業“走出去”。“‘一帶一路’在國家層面是宏觀戰略,企業層面則落地為微觀戰術。企業在戰術層面,需要CEO帶隊沖鋒陷陣,也需要有人‘瞻前顧后’。其中,企業財務部門就是重要角色之一。
的確,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登上國際舞臺,有效的財務管理及財務模式創新可助力企業發展得更好。
對于企業的總體建議,商務部歐洲司原司長孫永福提出,“走出去”的企業要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沿線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制度各不相同,法律法規也不相同,企業“走出去”要針對不同國別做好事前研究,最好是“一國一策”。
中國輕工集團公司總會計師郭建全也提醒企業,要慎重對待“走出去”遇到的各種財稅、法律、政策以及社會治安等方面的挑戰。同時,他還特別提出,農業和工業的基礎設施投資,要根據項目所在國的具體情況進行協調平衡,不要盲目。
此外,稅收協定常被形容為企業“走出去”的“護身符”。對此,北京市稅務師協會會長姜信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稅務師行業也在抓緊研究和討論如何在企業“走出去”的同時提供涉稅服務,但僅是研究還不能滿足企業“走出去”的稅務需要,需要進一步推進。
注會行業可提供專業保障
在“一帶一路”熱潮下,企業的海外投融資規模必將有所提升,給會計、稅務等中介機構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如果把“走出去”的企業比作一艘航空母艦,那么會計師事務所就是航母編隊中的護衛艦和補給船,為艦母保駕護航。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會計服務也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目前,在我國已經有不少會計師事務所正在提供相關的服務。
據利安達國際網絡首席執行官劉兆瑋介紹,利安達國際網絡在境外已經設有25家成員機構和30家聯系所,其成員所大部分位處于“一帶一路”沿線,已經在發揮自身優勢,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相關項目提供著專業服務。
今年3月,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聯合利安達國際英國所、德國所和美國合作所,開展對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下屬的德國、英國及美國子公司的盡職調查項目合作。該項目是積極策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依托利安達國際服務機構網絡的優勢,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專業服務做出的積極探索。經過此次合作,雙方決定今后將在境外相關項目上進行戰略合作。
“未來,利安達國際網絡將繼續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努力在‘一帶一路’相關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劉兆瑋表示。
此外,相關部門還將進一步致力于消除會計師事務所在“走出去”過程中,在信息、政策、管理等方面的障礙,支持引導事務所通過新設、合并、合作等方式,在中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比較密集的國家和地區建立分支機構以及國際網絡,提高事務所跨國服務能力。
會計人才培養應先行
中國企業要想真正“走出去”,會計人才培養應先行。
在東北財經大學副校長兼國際商學院院長趙彥志看來,只有了解了相關政策并具備了專業知識的專業人才,才可以更好地為國家“一帶一路”沿線相關項目提供優質服務。
“這方面的人才需要具備幾個方面的特質,比如精通各種語言、熟悉中外企業文化、精通跨文化溝通、具備實踐動手能力、掌握專業技術等。”趙彥志說。
在人才培養的路徑方面,他建議我國應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加強來華留學教育,探索境外辦學之路,開展校企聯合培養。
據悉,截至2017年4月,我國已經與46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其中包括2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其中,西安交通大學聯合海內外128所高校發起成立了“新絲綢之路大學聯盟”,聯盟為各國大學之間的互聯互通創造了更多的機會。
“中國高等教育機構應該積極主動與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合作,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有效的合作辦學形式。 ”趙彥志說。
(本文來自中國會計報)
加注會班主任微信 | "wtk120"(一對一學習指導) |
---|
【免費下載注冊會計師題庫,真題+預測題免費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