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堅持“兩條腿”并行實現城鄉互補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正所謂,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衣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然而,我們當前存在著將城鄉一體化變成城鄉“一樣化”的誤區,這不僅導致寶貴鄉土旅游資源的喪失,也不利于現代化農業的建設。因此,堅持“兩條腿”并行,城市與鄉村協調統一,讓衣村和城市同樣美麗。
鄉村文化作為精神資源的對人類具有重要意義。人在鄉村中,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熏陶,這本身就是一個最基本,最重要,最理想的生存狀態,同時也是最基本最重要最理想的教育狀態。我們要成為一個精神明亮的人,一個健康的人。那么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感受鄉村給帶來的精神的一個改變,我們的文學家魯迅也正是受到了他家鄉的民間文化熏陶,他的文學作品嘗試在城市與鄉村之間自由行走。其實這正是鄉村所呈現出來的文明意義,在鄉村生活中要去善于發現,發現我們在城市文明中過分重視物質資源而失去的東西,進而啟發我們的思考,作為鄉村文化的精神資源,我們應該認識到他對人類存在非常重要的意義。
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探索“黨建+”融合基層治理發展模式。重視基層黨建工作,大力實施固本強基的工程,突出村級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按照黨領導一切原則,出臺政策健全以黨建為統領,以法治為核心的基層治理體系,通過黨組織的有力領導。促進矛盾糾紛的化解和法制觀念的強化,逐步提高鄉風文明水平,積極探索黨建加絨和基層治理發展模式,以黨建引領基層,自治、共治、法治、德治。
實現城鄉互補發展需要推進文化教育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環境建設。當前未來城鎮化發展應該堅持“兩條腿”并行,城市鄉村協調統一,宜城則城,宜鄉則鄉,統籌規劃,體現地方特色,做好產業支撐,比如發展旅游業。保證公共服務,完善公共基礎設施,保護生態環境,做到人造文明與自然文明相結合。完善相應的文化教育建設,更是要注重對良好的思想建設。盧作孚曾說過,政治,經濟,文化這三個方面的建設是重點,但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更要集中一切力量于經濟建設,只有經濟建設發展才能增進人民的福利,人民富裕了,才能增進其完納稅賦的負擔里,從而增強國力。家就是要加強對于公共事業開展社會工作的運動,那么這時候就要通過各種公共事業培養新的人民。環境建設同樣重要,我們可以利用鄉村的特殊地理環境,以及鄉村的旅游資源,發展鄉村的經濟。
只有不斷強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才能促進鄉村全面發展,讓鄉村盡快跟_上國家發展步伐,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2019國家公務員真題及答案解析 ※ 萬題庫估分 ※ 微信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