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請根據材料2,概括“數字政府”建設在優化政府管理與服務中的作用。
【參考答案】
一、“粵省事”上線移動端適老化服務專區,為老人提供便利服務。二、“粵商通”及“粵商碼”政企互動平臺,使企業業務一網通辦。三、“粵政易”打通政府部門業務流程,實現在線通訊,可在線檢索和加密傳送文件,提高工作效率。四、視頻智能化綜合分析平臺匯集全市視頻和卡口信息,通過分析掌握交通狀況和時空分布規律,支撐執法和檢查布控。五、“粵康碼”與“澳門健康碼”互認系統實現精準防控,保障粵澳兩地居民通關日常化。
問題二:材料5中提到,“在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G市加強創新驅動,率先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密碼’是什么?”請談談你對材料中“密碼”的理解。
【參考答案】
“密碼”是重視科技創新:一、創新科技體制。成立“四不像”實驗室,實行市場化運行,以財政資助為主,鼓勵知識產權授權、技術轉移等。二、落實創新戰略。以高新產業園區為重點,匯集高校、科研和人才資源,形成一批原創性研發成果;謀劃一批重點創新平臺,聚合科研力量。三、加大科研投入。加大社會研發經費和地方財政科技支出,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人員的研發工作。四、打造人才高地。實施人才工程,推行人才優惠政策,建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五、支持企業研發。支持企業建設研發機構,實施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后補助、稅收優惠等政策。六、加強技術攻關。成立首批國家實驗室,由高水平研究團隊圍繞關鍵材料開展集中攻關,解決“卡脖子”難題。
問題三:請根據全部給定材料(僅限給定材料),圍繞“站在新起點,邁向新征程,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主題,自擬題目,撰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1.文章主題與給定材料聯系緊密,思想性強;
2.論點鮮明,論據確鑿,論證嚴密;
3.結構完整,條理清晰,行文流暢;
4.篇幅在800—1000字。
【參考例文】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交通建設高歌猛進,城市群正展翅高飛。在廣東,無論是粵港澳大灣區,還是深圳先行示范區,各項資源、技術融會貫通,多地一片勃勃生機。但在這片土地上,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問題依然突出。我們不能在“功勞簿”上酣睡,而要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完善產業鏈條。近年來,受國內國際環境影響,廣東制造業出現斷鏈、弱鏈現象,影響制造產業發展,破壞經濟穩定大局。其實,珠三角地區發展較快,但土地面積有限,影響企業群做大做強,我們可考慮逐步推動產業轉移。東海島為我國第五大島,這里曾以捕魚、耕種為主,如今聚集諸多大型企業,正成為世界級沿海臨港重化產業基地。眾多地區、企業應以此為鑒,打開思路、開闊眼界,推動產業轉移,打造穩定鏈條。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找準自身定位。廣東部分地區在發展中存在“多小散亂”的問題,產業集中程度不高,企業無法做大做強,看似數量不少,實則收益有限。問題的關鍵,在于這些企業未能找準自身定位,同質化發展加劇區域競爭。佛山順德,也曾誤入歧途。但近年來,順德改造村級工業園,淘汰落后產能,留下優質企業,各地深挖潛能,踏上不同發展路徑。如此一來,競爭壓力頓減,更集結資源于關鍵產業,實現轉型升級。各地應學習順德經驗,引導各村各地思考自身發展方向,明確發展定位。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提升創新能力?萍紕撔,是企業轉系發展的驅動力,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當然之舉。與一些地區不同,廣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數量稍少,若一味依靠政府、機關,難以有所突破。所幸,G市為廣東自主創新提供經驗。該市不斷加碼科研投入,積極打造創新人才高地。至今,半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有研發機構,占比高出全國平均水平。在G市,從研發投入,到研發人員,從研發機構,到發明專利,九成以上源于企業。可見,各地應打破常規思路,將科技創新的重點,挪到企業身上,加強行政審批改革,積極出臺創新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吸引人才、創新創造,為廣東發展提供支撐。
1935年,紅軍長征途中,為擺脫敵軍圍堵,毛澤東和黨中央決定二渡赤水,先攻婁山關,再占遵義城。婁山關戰斗后,毛澤東同志寫下《憶秦娥·婁山關》,不僅慶祝長征路上的第一個大勝仗,而且對未來作出期許。十三五時期,廣東取得巨大發展成績,但如今我們卻要戒躁戒躁,從頭再來,爭取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嶄新成績。
相關推薦:
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