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考生的反饋,本次考試題量與去年一致,圖形推理較去年難度略升。尤其需要注意兩個明顯特點,第一,題目背景凸顯時代熱點,涉及“疫苗接種”“碳排放”“雙減”等時代熱詞,可謂與時俱進;第二,圖形推理平面拼接考查形式創新,需要旋轉、翻轉。
一、常識判斷緊密結合熱點,側重農業農村考查
常識判斷部分考查題量為15題,考查內容涉及時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哲、法律、科技、人文、地理、農業農村等內容。其中,與熱點結合緊密。時政部分考查了十九屆六中全會、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等內容,體現了政治素養的考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習近平《求是》文章相結合,考查我國共同富裕相關知識。同時,還結合全面脫貧攻堅表彰大會講話、神舟十三號、“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等熱點考查了馬哲、科技、人文、地理知識。意料之中的是,鄉鎮街道類考查農業農村題目較多,綜合性也較強,既涉及《民法典》不當得利等常規法律,還涉及《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21中央一號文件》、“定制農業”、農業生態文明建設、《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等農業農村相關知識。總體難度與往年持平,考查靈活多變。
二、言語理解材料話題“百花齊放”,凸顯時事熱點
言語理解題目材料涉及的話題較多,包括垂直農業、農村金融、互聯網新聞業、個人信息保護,職業教育、基層法律工作者、鄉村旅游、進城務工、森林防火、農業品牌、文學、考古、科學、民法典、科學傳播,其中不乏時事熱點話題,如三星堆考古、航天空間站、疫苗等。從具體考點來看,選詞填空題重在考查通過分析上下文準確理解空缺處意思和辨析詞語間差異的能力,從考查的詞語類型上看,依然考查實詞和成語。從成語考查頻率來看,高頻成語依然是考查重點,如一蹴而就、立竿見影、急功近利、迎刃而解、相得益彰、珠聯璧合、防患未然、未雨綢繆等。片段閱讀,考查題型多為常規題,包括主旨題、細節題和推斷下文題,其中一道題目考查形式較為新穎,為細節查找與詩歌結合的綜合題。語句表達延續以往,考查句子填空題和句子排序題。文章閱讀依舊考查1篇文章5題,考查選詞填空題、細節題和標題添加題。
三、數量關系往年題目再現,數學運算背景貼近生活
數字推理繼續體現江蘇省考特色,等差數列、分式數列、小數數列、根式數列依舊出現,規律常規,整體難度不大,其中等差數列作差后所得數據與去年一樣,規律一致。數學運算考查比例計算、等差數列、幾何、工程、行程、概率、濃度等問題,其中幾何問題考查比較集中,占比接近30%;一道行程問題直接來自去年考題,只是問法略有區別;近幾年考查較多的統籌問題缺席。數學運算題目背景出現“雙減”、“疫苗接種”,與民生息息相關。整體難度與去年持平。
四、圖形推理考法創新,題目選材突出熱點
判斷推理部分,題型上看,依舊考查類比推理、圖形推理、邏輯判斷和定義判斷四類題型。題量上看,與去年保持一致,圖形推理考查15道,邏輯判斷、類比推理和定義判斷均考查10道。考查形式上看,類比推理連續兩年沒有考查符號式,僅考查了兩項式、三項式和括號式;圖形推理中,平面拼接考查形式創新,近年圖形在拼接的過程中只能平移,本次考試中還出現了圖形在拼接過程中可平移、旋轉、翻轉的類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解題難度。考點上看,立體圖形只考查了四面體和六面體空間折疊,考點集中,難度不大;邏輯判斷中,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均有考查,其中必然性推理主要考查了復言命題和樸素邏輯;可能性推理側重考查削弱型和加強型;此外,解釋型也有出現,值得注意的是,解釋型題目數量較往年明顯增多。選材上看,更加突出熱點,貼近民生,邏輯判斷中出現了“雙減政策””新冠肺炎“等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的熱點話題,定義判斷中也出現了“微躺青年”“盲盒”等“潮言”、“潮物”,類比推理中也出現了“義務教育:基礎教育”等。
五、資料分析難度降低,增長率的考查驟增
資料分析整體難度降低。從題量上看,依然考查4篇材料20道題目。從材料上看,考查內容依然以全國性統計數據為主,值得一提的是,考查了關于航天發射次數和航天器發射數量情況的相關材料,緊跟時政熱點。從考點上看,主要考查了增長、平均數、年均增長和比重,均以基礎公式為主,沒有考查倍數的相關題目。增長考查頻率較高,考查了14個小題(其中11題均為關于增長率的求值和比較),平均數的考查題量也有所增長,比重的考查題量降低。從計算上看,考查基本計算能力,大部分題目口算或者簡單估算即可得出答案,比較類題目通過簡單的觀察或常規的比較方法均可解決,整體難度不大。
相關推薦:
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