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質及其存在方式
1.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
物質:物質是標志客觀存在的哲學范疇,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世界是物質的:(1)自然界是物質的。(2)人類社會是物質的。(3)物質世界先于人類的意識而存在。
二、物質與運動
1.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2.物質與運動不可分割
(1)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離開運動談物質會陷入形而上學。
(2)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離開物質談運動會陷入唯心主義。
3.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
(1)時間和空間離不開物質的運動,離開物質運動的時間和空間是不存在的;
(2)物質運動也離不開時間和空間,離開時空的物質運動也是不存在的;
(3)時間、空間與物質的不可分離性,表明了時空的客觀性;
(4)時空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是絕對和相對的統一;時空既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是無限和有限的統一。
三、運動與靜止
1.靜止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2.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3.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四、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
世界統一于物質,物質是世界萬物的共同本原或本質;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物質世界的反映。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也是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
方法論意義:它是我們從事一切工作的立足點,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的哲學基礎。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根本要求。
公務員行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