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識是選調生考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法理學、憲法、行政法和民法、刑法是核心知識點,相對考的比較多。但是,作為三大訴訟法的民訴和刑訴在2018年真題也有涉及,法律的難度逐漸加大。所以對于考生來講,由于法律的內容越來越專業,需要大家認真備考。今天,筆者為大家梳理一下民訴、刑訴真題的考察規律。
一、刑事訴訟法
1.未經_______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A.人民法院 B.人民檢察院
C.公安機關 D.人民調解委員會
【答案】A。解析:《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故本題答案為A。
【解讀】本題主要考察刑訴法的法條原文。如果確定一個人有罪,必須通過人民法院依法判決才可以。本題其實也在考察法理學,法理學中會學到法院是我國的審判機關,是法院依法判決。
2.張某因涉嫌搶奪罪被立案偵查,偵查終結后案件移送到檢察院,檢察院審查后決定向法院提起訴訟。本案中,張某________有權委托辯護人。
A.自立案之日起
B.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
C.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
D.自案件起訴至人民法院之日起
【答案】B。解析:《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
【解讀】本題考察的意義在于刑訴法的人權原則,具體來說是辯護的原則。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目的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法律的保障。
3.張某因與王某發生口角將王某打傷,經鑒定為輕傷,被公安機關刑事立案。刑事立案的條件包括:
A.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 B.應當判處拘役以上刑罰
C.認為有犯罪事實 D.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答案】CD。解析: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六十二條“公安機關受理案件后,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由接案單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報告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
【解讀】本題考察刑訴法的五階段(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和執行)。立案是刑事案件的第一階段,意義重大。公安機關受理案件后,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予以立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