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與解析
1.【答案】B。解析:法律規則是采取一定的結構形式具體規定人們的法律權利、法律義務以及相應的法律后果的行為規范。在邏輯意義上是由假定條件、行為模式(可為模式、應為模式和勿為模式)和法律后果(合法后果和違法后果)三要素組成。法律原則是為法律規則提供各種基礎或本源的綜合性、指導性的價值準則或規范。按照法律原則產生的基礎不同,法律原則分為公理性原則(如法律平等原則、等價有償原則)和政策性原則(如憲法中的“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原則)。本題中體現的是自愿原則。故本題答案選B。
2.【答案】D。解析:法的淵源簡稱“法源”。通常指法的創立方式及表現為何種法律文件形式。我國的法律淵源主要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法規、規章等。婚姻法不屬于法的淵源。故選D。
3.【答案】C。解析:憲法規范原則性強弱與適應性強弱成正比,與社會實際調整功能強弱成反比。C錯。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并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A、B、D項很明顯是正確表述。故本題選C。
4.【答案】A。解析:1842年8月29日,在英國軍艦“漢華麗”號上,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故本題答案選A。
5.【答案】B。解析:出自《牡丹亭》(驚夢),全句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曾經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口中出現。字面意思是:良辰美景又怎樣呢,無法排解我的愁思。賞心樂事是有的,但是不知道是在誰家的院子里。故本題答案選B。
8.【答案】B。解析:由題干可知,丙的名次與乙一致,丁的名次比丙的低,因此丁的名次比乙的低。再根據“就期末平均成績而言”可知選項B正確。
9.【答案】B。解析:甲的話和丙的話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真可知乙和丁的話均為假,由乙的話為假可知老陳沒有嫌疑,進而可以推出丙的話為真,甲的話為假。故答案選B。
10.【答案】C。解析:分析可知,第一空所填詞語應與“恥辱”意思相對。“循規蹈矩”、“名正言順”均與此不符,排除A、D兩項。再看第二空,與“實事求是”相比,“腳踏實地”用來形容“彎著腰做事”更恰當。故本題答案為C。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