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下面二維碼即可 |
長按下面二維碼即可 |
5月10日,2017年中央機關公開遴選和公開選調公務員公告發布,共有56個單位參加此次考試,計劃選拔360名公務員。
近年來,公開遴選工作制度化推進,規范化實施,公開選調工作有序推進,為不斷優化中央機關公務員隊伍結構,努力建設高素質的中央機關公務員隊伍提供了組織保障。通過分析公告,我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要重點關注。
一、嚴格工作經歷的報名條件。
公開遴選報名范圍,規定為省級以下機關中已進行公務員登記備案且在編在崗的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的相應人員以及中央機關設在地方的單位符合上述條件的人員。公開選調報名范圍,規定為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在上述范圍之內,明確了個人工作經歷要求。其中:公開遴選,應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和2年以上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工作經歷。除選調生外,應符合在本級機關工作的最低年限;沒有規定的,須在本機關工作2年以上。公開選調,應具有現任中央企業總部工作部門下設處室負責同志或企業總部及下屬單位相當職務層次人員,或事業單位在五級、六級職員崗位管理崗位工作人員,或在國有企事業單位副高級崗位2年以上或正高級崗位等工作經歷和任職資歷。同時,報名人員應當具備報考職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任職條件,學歷年齡符合,身體健康,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品行端正,實績突出,群眾公認。
二、強調個人意愿與組織推薦相結合。
本次公開遴選和公開選調報名采取報名人員個人意愿與組織推薦相結合的方式。報名人員填報職位后,下載打印自動生成的《2017年中央機關公開遴選公務員報名推薦表》或《2017年中央機關公開選調公務員報名推薦表》(以下統稱《報名推薦表》),并不得進行改動。報名人員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將《報名推薦表》報任免機關(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審核蓋章。報名人員將審核蓋章后的《報名推薦表》制作成電子文檔,并通過報名系統上傳。專門面向選調生的遴選職位,由省(區、市)黨委組織部統一組織推薦報名, 不接受個人報名。這一報名程序,始終體現著個人意愿與組織推薦兩個要素。
三、重申采取分級分類考試方式。
所謂分級,即報考職位包括副處長、調研員、副調研員和主任科員及以下;所謂分類,即報考人員分為公開遴選和公開選調兩類。與此相應的,筆試科目與內容。筆試設處級公開遴選職位和公開選調職位考案例分析與對策性論文一科(A類),主任科員以下公開遴選職位考案例分析一科(B類)。筆試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公務員局統一組織,主要測試政策理論水平、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面試由各部門組織實施,主要測試履行職位職責所要求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各部門可根據需要增加職位業務水平測試。測試成績占面試成績的30%。
面試結束后,各部門根據考試綜合成績由高到低的順序,確定考察對象。各部門根據考察情況和職位要求,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集體討論決定擬任職人員,并分別在國家公務員局網站和擬任職人員原單位進行公示。
上述三點,與去年相比,保持了政策的延續性。
四、關注幾點微調把握考試政策。
一是報考單位和選拔人數均有減少。今年共有56個中央機關參加,計劃選拔360名公務員;比去年61個中央機關參加、選拔521名公務員的計劃均收窄。這一變化必然加大了考試的競爭性。
二是選拔職位沒有處長職位。今年公開選拔職位包括副處長、調研員、副調研員和主任科員及以下,與去年相比,減少了處長職位。
三是考任規定有所靈活。今年報考本次公開遴選和公開選調職位的,原則上可直接任職。但與去年不同的是,對報考主任科員以下公開遴選職位的,可參考其原任職務與級別,比照本機關同等條件人員任職。這一點,體現了新選拔的人員與報考單位現有人員在職級薪酬方面的公平性,有一定激勵作用。
四是體檢工作下沉到選拔部門。今年體檢由各部門根據職位計劃表中公布的體檢要求組織開展,體現了堅持身體健康原則和工作簡政放權。
中央機關的公開遴選和公開選調考試,為廣大基層公務員在更大更高的平臺上成就一番事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