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簡答題:要求應試者按照試題提問,抓住要點,簡明扼要地回答問題。要求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作答。(30分,每小題10分)
1.怎樣推進村民自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2.我們黨和政府為什么要建設好農民的家園,讓農民過上寬裕的生活?
3.怎樣促進糧食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4.如果你的能力很強,村主任孤立你怎么辦?
五、案例分析題:要求應試者根據給定的材料,按照材料后的提問作答。要求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作答。(25分)
1.老張家與老李家是鄰居,在兩家各自住著的3間正房之間,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小巷,兩家人通過這條小巷去村里的大路比較方便,不然就得繞個大圈。去年老李家為兒子結婚要翻蓋房子,就跟村委會主任說想把這條小巷堵上,把自家的房子擴出一間半,村委會主任沒明確表示同意。盡管這樣,老李家還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堵上小巷,擴大了房子。房子建蓋的過程中,老張家提出異議,說你把道給堵上,我沒法出門了。老李家說,我蓋房子又沒占你家的地,有話你跟村委會主任說去。老張家去找村委會主任,村委會主任的態度模棱兩可。于是老張家到法院起訴,要求老李家排除妨礙,恢復小巷通行。
請問:你如何看待在這個案例中村委會主任的行為?如果你是該村新上任的村委會主任,你會怎么處理這起糾紛?
2.從1993年開始,浙江、重慶、吉林、山西等地在農村選舉過程中,一些先富裕起來的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以及養殖業大戶積極參加競選,他們以較強的致富能力影響選民的投票意向,甚至還以承諾和捐贈的形式贏得多數選民的支持而當選。2005年以來,富人參政的跡象更加明顯,據一些省區的民政部門統計,部分地區富人當選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五六十。以浙江為例,該省新當選的13.32萬名村委會成員中,“先富群體”約占30%。其中,義烏市2726名村委會成員中,“先富群體”當選比例高達60%;而在新當選的421名村委會主任中,比例更高達65%。有的地方還出現了班子參選的苗頭,即幾個“老板”聯袂參選并“組閣”。基于這種情況,有媒體認為,財富的力量在競選中愈來愈大,“富人治村的時代已經來臨”。如何看待和應對“富人當政”的鄉村治理現象?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DCDCACDACAABBAA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 2.ABCDE 3.ABD 4.BD 5.ABCD 6.ABC 7.ABCD 8.AB 9.ABCE 10.ABD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簡答題:要求應試者按照試題提問,抓住要點,簡明扼要地回答問題。要求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作答。(30分,每小題10分)
1.答案: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深入開展以直接選舉、公正有序為基本要求的民主選舉實踐,以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議事為主要形式的民主決策實踐,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為主要目的的民主管理實踐,以村務公開、財務監督、群眾評議為主要內容的民主監督實踐,推進村民自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2.答案: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本質在于堅持執政為民。黨和政府發展好農村經濟;建設好農民的家園,讓農民過上寬裕的生活,是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體現,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
③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我們黨和政府發展好農村經濟,建設好農民的家園,讓農民過上寬裕的生活是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的答案均可)
3.答案:第一,要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一些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被占用。在這樣的情況下,怎樣落實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對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要進一步穩定和擴大糧食的播種面積,提高糧食單產、糧食質量、種糧的比較效益,加強糧食生產基地建設,特別是要加強13個糧食主產區的建設。抓好糧食主產區,就抓住了糧食增產的大頭。通過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
第二,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強農業的七大體系建設,優化農業的區域化布局,推進農業的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特別是發展專業化、區域化的農業生產。同時,按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要求,來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發展農業和農村循環經濟,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大力推進農業科技的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加快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特別是要加強農業的科技攻關,力爭在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現在發展農業,提高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很大一個任務是要通過科技來支撐,提高農業的比較效益。所以我們在建設新農村和現代農業進程中,始終要加快農業科技的發展。現在農業部正在大力實施科技入戶工程和測土配方施肥,積極推廣優良品種,推進科技進步,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第四,廣開農民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很重要的是要拓寬增收渠道。應該說,這兩年農民的增收幅度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也很大。比如2005年,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255元,但這只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1%。所以建設現代農業,要采取拓寬內部增收渠道,挖掘內部增收潛力,來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同時,還要積極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比如農民工進城務工,增加農民務工的勞務收入。同時要落實各項扶持農業發展的政策,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
第五,提高廣大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加強農民的教育培訓,繼續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陽光工程”。通過學習、培訓和教育,提高廣大農民就業和增收的能力
4.答案略
五、案例分析題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