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公務實務題 |
第 7 頁:綜合分析題 |
第 8 頁:材料處理題 |
11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是( )。
A. 為人民服務
B. 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
C. 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
D. 文明禮貌、助人為樂、見義勇為
參考答案:A
解析:《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設必須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為人民服務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于其他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它不僅是對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的要求,也是對廣大群眾的要求。故選A。
12我國農村要長期穩定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其關鍵和基礎是( )。
A. 加快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B. 提高農業的生產力水平
C. 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
D. 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參考答案:C
解析:穩定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最關鍵的是把中央關于延長土地承包期30年不變的政策真正落到實處。穩定家庭承包經營是黨在農村一系列政策的核心,是農村各項基本政策的基石。故選C。
13李某年齡16歲,接受叔叔遺贈10萬元,靠此款豐衣足食,李某( )。
A. 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B. 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C. 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D. 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參考答案:C
解析:《民法通則》第十二條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活動。《民法通則》第十一條規定,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李某不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所以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故選C。
14中國的詩詞歌賦、名言警句常常蘊含著豐富的哲理。下列組合選項中,兩者都蘊含量變引起質變哲理的是( )。
A.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B.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D.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參考答案:D
解析:A項前半句描述的是客觀事實;B項后半句不符合題意;C項前半句也不符合題意。故選D。
15不少農民習慣“跟風種地”,去年市場什么農產品走俏,今年就種什么,結果往往事與愿違。“跟風種地”的失敗,從哲學上看,是因為他們沒有( )。
A. 從變化發展著的實際出發
B.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 堅持一分為二的原則
D. 堅持普遍聯系的原則
參考答案:A
解析:題干中“跟風種地”失敗的原因就在于沒有從變化中把握市場,沒有能夠真正做到從實際出發,適時把握形勢的變化。故選A。
16張某竊得同事一張銀行借記卡及身份證,向丈夫何某謊稱路上所拾。張某與何某根據身份證號碼試出了借記卡密碼,持卡消費5000元。關于本案,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
A. 張某與何某均構成盜竊罪
B. 張某與何某均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C. 張某構成盜竊罪,何某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D. 張某構成信用卡詐騙罪,何某不構成犯罪
參考答案:D
解析: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根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三款的規定,以盜竊罪論處,而不定信用卡詐騙罪。而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此時盜竊罪數額應以實際使用的金額為準,而不是以卡面的金額為準。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動柜員機上使用的行為如何定性問題的批復》規定,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動柜員機(ATM機)上使用的行為,屬于《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構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本題中,張某竊得同事一張銀行借記卡及身份證,向丈夫何某謊稱路上所拾。因其丈夫并未參與張某的盜竊行為,因此不成立盜竊罪,A項錯誤。張某盜竊信用卡并使用,其行為構成盜竊罪。其丈夫以為是撿拾的信用卡而使用,其行為構成信用卡詐騙罪。因此8、D項錯誤,C項正確,當選。
故選C。
17公務員意識中一種強烈的行政責任感和自我評價的能力是( )。
A. 行政良心
B. 行政規范
C. 行政權力
D. 行政信念
參考答案:A
解析:行政良心表現了公務員自我內在的責任感和良知。故選A。
18在我國經濟運行中,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是( )。
A. 計劃
B. 金融
C. 市場
D. 財政
參考答案:C
解析:計劃是計劃經濟體制中配置資源的基本形式;金融和財政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不起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所以A、B、D三項都不正確。故選C。
19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標志是( )。
A. 效率
B. 效果
C. 績效
D. 管理對象的滿意度
參考答案:C
解析:工作績效是衡量工作結果的尺度,它包括效率、效果兩層含義。故選C。
20趙某與黃某2003年1月結婚,2005年10月協議離婚,但在財產分配上發生爭議。下列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是( )。
A. 2004年8月黃某出版一部小說所獲得的稿費1萬元
B. 2005年3月趙某因車禍受傷所得到的醫療費用賠償2萬元
C. 2003年6月趙某父母贈與趙某、黃某一幢房屋,價值25萬元
D. 2004年12月,趙某與黃某共同購置的一套高檔家具,價值4萬元
參考答案:B
解析:《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一)一方的婚前財產;(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可見,B項趙某的醫療費用賠償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故選B。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答案、公務員真題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