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綜合分析題 |
第 9 頁:公文改錯題 |
第 10 頁:材料分析題 |
11改革是興利除弊、振興國家的重要手段。下列改革改變了社會性質的有( )。
①商鞅變法②戊戌變法
③日本明治維新④羅斯福新政
⑤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參考答案:A
12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 )。
A.堅持了鄧小平理論的指導
B.堅持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
C.堅持了科學發展觀的指導
D.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參考答案:D
13下列不屬于非政府組織主要特點的是( )。
A.非正規性
B.非營利性
C.自治性
D.公益性
參考答案:A
解析:非政府組織具備六大特征:組織性、民間性、非營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其中公益性和非營利性是區分非政府組織與利益集團的最重要標志。答案選A。
14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從經濟學角度看是因為( )。
①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②我國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
③共同富裕是國家繁榮昌盛的根本途徑
④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參考答案:D
15下列不屬于法律行為的是( )。
A.張某將自己的汽車贈與給李某
B.王某和趙某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
C.鄭某和劉某成立一合伙企業
D.宋某的院墻倒塌砸傷了周某
參考答案:D
解析:法律行為是指具有法律意義和屬性,能夠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行為。法律行為的結構有兩個方面:一是內在意志方面,即法律行為有一個內在的、主觀的領域,包括動機、目的和認知能力等要素;二是外在表現方面,即法律行為外在地客觀表現為行動、手段和效果等要素。據此可以判斷,D選項中宋某院墻的倒塌這件事里面不存在內在的意志因素,所以D選項的事件不是法律行為。
16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情況的,自治機關可以如何處理?( )
A.報經該上級國家機關批準后變通執行
B.停止執行,并自行制定適合本地區的決議等
C.提請該上級國家機關重新制定適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決議等
D.報請國務院決定
參考答案:A
解析:《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二十條規定:“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零,如有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實際情況的,自治機關可以報經該上級國家機關批準,變通執行或者停止執行;該上級國家機關應當在收到報告之日起六十日內給予答復。”
17最有利于社會發展的地理環境是( )。
A.自然條件無可比擬的富饒
B.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熱帶
C.土地肥沃、雨量適中的平原
D.充滿差異性和多樣性的自然條件
參考答案:D
18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 )。
A.限制政府權力,規范政府行為
B.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
C.發揚民主,健全法制
D.規范政府權力運作,打造陽光政府
參考答案:B
解析: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即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
19創造性思維適合于( )。
A.開關決策
B.旋鈕式決策
C.程序性決策
D.非程序性決策
參考答案:D
解析:非程序性決策通常要處理的是一些偶然發生的、無先例可循的、非常規性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決策者難以照章行事,需要有創造性思維。程序性決策是為了解決那些經常重復出現、性質非常相近的例行性問題,這些問題可按照程序化的步驟和常規性的方法處理。根據決策問題的重復程度不同,開關式決策與旋鈕式決策中都包含有程序性決策和非程序性決策,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20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2010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央銀行實行貨幣政策的手段不包括( )。
A.變動法定準備率
B.變更再貼現率
C.在公開市場買賣政府債券
D.變動政府購買支出
參考答案:D
解析: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通過控制貨幣供給量,進而調節利率,影響投資和整個經濟以實現經濟目標的行為:D項政府購買屬于財政政策的手段。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