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在线观看视频-黄色在线免费看-黄色在线视频免费-黄色在线视频免费看-免费啪啪网-免费啪啪网站

首頁 - 網校 - 萬題庫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導航
您現在的位置: 考試吧 > 公務員考試 > 公共基礎知識 > 復習指導 > 事業單位 > 正文

2014年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法律:商法與經濟法

來源:考試吧 2014-03-07 16:42:34 要考試,上考試吧! 公務員萬題庫
考試吧整理“2014年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法律:商法與經濟法”供考生參考學習,備考2014年事業單位考試。

  查看匯總:2014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法律知識匯總   

  商法與經濟法

  一、企業與公司法律制度

  企業是依法成立的人事生產經營或者服務活動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營利性經濟組織,是社會經濟生活中獨立的市場主體。企業法是指調整國家組織管理企業及企業在設立、組織、活動和解散的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在我國,目前最具有法律意義的企業分類有:從企業的組織形態和責任形態劃分,企業可以分為公司、合伙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從企業的有所制性質劃分,企業可以分為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和私營企業。

  (一)公司法

  公司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公司法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根據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廣義的公司法是指規定公司的設立、組織、活動、解散及其他對內對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除包括《公司法》外,還包括其他法律,行政法規中有關公司的規定。

  根據《公司法》,公司是指全部資本由股東出資構成,股東以其出資額或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并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我國《公司法》規定的公司形式為有限責任公民和股份有限公司。

  (1)有限責任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設立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滿足以下條件:股東人數50人以下;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有公司住所。根據〈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3萬元。公司注冊資本必須全部認繳,但股東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內分期繳足。

  (2)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的,其全部資本分為等額股份,股東以其所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設立股份公司應當滿足以下條件: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為發起人,其中須有半數以上的發起人中國境內有住所;發起人認購和募集的股本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股份發行、籌辦事項符合法律規定;發起人制定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設立的經創立大會通過;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有公司住所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500萬元。法律、行政法規對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發起設立和募集設立。采取發起方式設立的公司注冊資本必須由全體發起人一次性認購,蛤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分期繳足。

  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申請其股票上市交易,其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稱為上市公司。

  公司法還規定了兩種特殊形式的有限責任公司。一種是一人公司,即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一個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10萬元,股東應當一次足額繳納。另一種是國有獨資公司。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關于發行債券規定的,可以申請發行債券。

  公司解散,應當依法進行清算。公司被依法宣告破產的,依照有關企業破產的法律實施破產清算。

  (二)合伙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于2006年8月27日修訂通過,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根據《合伙企業法》,合伙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伙企業和有限合伙企業。其中,普通合伙企業由普通合伙人組成,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而有限合伙企業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組成,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責任,但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不得成為普通合伙人。合伙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

  設立合伙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有兩個以上合伙人;合伙人為自然人的,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有書面合伙協議;有合伙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的出資;有合伙企業的名稱和生產經營場所;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合伙人可以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也可以用勞務出資。

  修訂的合伙企業法規定了兩類新的合伙類型: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和有限合伙企業。其中,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是普通合伙企業的一種,其特別之處在于責任的承擔:在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中,一個合伙人或者數個合伙人在執業活動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合伙企業債務的,應當承擔無限責任或者無限連帶責任,其他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為限承擔責任;合伙人在執業活動中非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合伙企業債務以及合伙企業的其他債務,由全體合伙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三)個人獨資企業法

  個人獨資企業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個人獨資企業法,是指國家關于個人獨資企業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的個人獨資企業法是指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該法共六章四十八條。

  個人獨資企業是按照《個人獨資企業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

  設立個人獨資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投資人為一個自然人;有合法的企業名稱;有投資人申報的出資;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有必要的從業人員。

  (四)外商投資企業法

  外商投資企業法是調整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關于外商投資企業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外商投資企業法共有三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外商投資企業是指依照我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由中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共同投資或者僅由外國投資者投資的企業。根據我國《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中國投資者包括中國的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外國投資者包括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

  二、金融法律制度

  金融,也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是與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相聯系的一類經濟行為。在中國,金融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有效手段,是籌集和分配資金的主要渠道。金融法律制度是指關于金融活動和金融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和其他規范性文件組成的法律制度的總和。金融法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銀行法。

  (一)中國人民銀行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對該法進行修訂。依據該法,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國的中央銀行,其全部資本由國家出資,屬于國家所有。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并依法獨立執行貨幣政策履行職責,開展業務,不受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中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中國人民銀行設立貨幣政策委員會。1997年4月15日國務院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條例》,規定貨幣政策委員會是中國人民銀行制定貨幣政策的咨詢議事機構。

  中國人民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可以運用下列貨幣政策工具:一是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規定的比例交存存款準備金。二是確定中央銀行基準利率。三是為在中國人民銀行開立賬戶的金融機構辦理再貼現。再貼現的主要作用:可以影響可貸資金量;再貼現率可以影響市場利率。四是向商業銀行提供貸款。五是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及外匯。六是國務院確定的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二)商業銀行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于2003年12月27日通過,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商業銀行是指依照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設立的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的企業法人。商業銀行以其全部法人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外資商業銀行、中外合資商業銀行、外國商業銀行分行適用該法規定。

  商業銀行的組織形式、組織機構適用公司法的規定。其中,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設立監事會,由中國人民銀行、政府有關部門的代表、有關專家和本行工作人員的代表組成。

  商業銀行根據業務需要可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設立分支機構。

  商業銀行以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為經營原則,實行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商業銀行依法開展業務,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干涉。

  商業銀行應當依照法律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本行的財務、會計制度。

  商業銀行依法接受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監督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有權依法對商業銀行進行檢查監督。

  三、財稅法律制度

  (一)財政法

  財政法是調整財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預算法、國債法、政府采購法等。以下重點介紹預算法和政府采購法。

  1、預算法

  為了強化預算的分配和監督職能,健全國家對預算的管理,加強國家宏觀調控,保障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1994年3月2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國家實行一級政府一級預算設立中央,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縣、自治縣、不設立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五級預算。不具備設立預算條件的鄉、民族鄉、鎮,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確定,可以暫不設立預算。

  預算由預算收入和預算支出組成。預算收入包括:(1)稅收收入;(2)依照規定應當上繳的國有資產收益;(3)專項收入;(4)其他收入。預算支出包括:(1)經濟建設支出;(2)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發展支出;(3)國家管理費用支出;(4)國防支出;(5)各項補貼支出;(6)其他支出。

  2、政府采購法

  為了規范政府采購行為,提高政府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益,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政府采購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廉政建設,2002年6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依據《政府采購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的政府采購適用本法。本法所稱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和采購限額標準依照本法規定的權限制定。使用國際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進行的政府采購,貸款方、資金提供方與中方達成的協議對采購的具體條件另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其規定,但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對因嚴重自然災害和其他不可抗力事件所實施的緊急采購和涉及國家安全和秘密的采購,不適用政府采購法。

  (二)稅法

  稅收是國家為了實現其職能,依照稅法規定,憑借政治權力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稅法是調整國家通過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產生的、無償征收一定貨幣或者實物的稅收征納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稅收以征稅對象的不同,分類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特定行為稅和資源稅。

  (1)流轉稅,是以商品流轉額和勞務收入為征稅對象的一個類別的稅,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和關稅。

  (2)所得稅,即收益稅是以納稅人的所得額為征稅對象的稅,包括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國外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農業稅。

  (3)財產稅,是對擁有應納稅財產的人征收的一種地方稅,包括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和契稅。

  (4)特定行為稅,是對某些法定行為的實施征收的一種稅,包括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筵席稅、屠宰稅、車船使用稅、船舶噸位稅、印花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

  (5)資源稅,是對外開發、使用中國資源的單位和個人,就各地的資源結構和開發、銷售條件差別所形成的級差收入征收的一種稅。

  稅收征收管理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依法征收稅款和進行稅務監督管理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對稅務管理、稅款征收、稅務檢查、違反稅法的法律責任、稅務爭議的解決程序等問題作了明確規定。

  真題回顧(單選)下列選項中哪一個屬于我國增值稅的納稅人?()

  A、從事房屋租賃業務的甲公司 B、從事服裝銷售的乙公司

  C、轉讓無形資產的丙公司 D、從事證券經紀業務的丁公司

  B[解析]本題考查我國增值稅的納稅人。增值稅的納稅人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所以選B。

  四、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

  (一)反壟斷法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依據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經濟活動中的壟斷行為,適用反壟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壟斷行為,對境內市場競爭產生排除、限制影響的,適用反壟斷法。反壟斷法規定的壟斷行為包括: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方;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

  反壟斷法律制度主要包括:

  (1)對壟斷協議的規制。反壟斷法所稱壟斷協議,是指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

  (2)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規制。反壟斷法所稱市場支配地位,是指經營者在相關市場內具有能夠控制商品價格、數量或者其他交易條件,或者能夠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能力的市場地位。

  (3)對經營者集中的規制。經營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經營者合并;經營者通過取得股權或者資產的方式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經營者通過合同方式取得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或者能夠對其他經營者施加決定性影響。

  (4)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規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或者變相限定單位或者個人經營、購買、使用其指定的經營者提供的商品。

  (5)反壟斷法的豁免(或稱除外、例外)條款;砻鈼l款是指反壟斷法中專門設置的規定某些特定領域、某些特定事項或者某些特定情況下的壟斷行為不適用反壟斷法的條款。即反壟斷法對這些特定領域、特定事項或者特定情況下的壟斷行為予以豁免。

  (二)反不正當競爭法

  反不正當競爭法,是指調整在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過程中發生在監督管理機構與經營者之間、經營者相互之間以及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市場交易的基本原則,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要規定:

  (1)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

  (2)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不得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

  (3)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仇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 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的正當的經營活動。

  (4)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

  (5)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6)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①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②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③違反約定或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7)經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

  (8)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

  (9)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有獎銷售:①采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②利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③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5000元。

  (10)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

  (11)投標者不得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投標者和招標者不得相互勾結,以排擠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

  五、產品質量法律制度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該法根據2000年7月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決定》作了修正。依據該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產品生產、銷售活動,必須遵守產品質量法。該法所稱產品是指經過加工、制作,用于銷售的產品。建設工程不適用該法規定;但是,建設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屬于本法規定的產品范圍的,適用該法規定。

  產品質量義務,是產品質量法律關系的主體在產品質量方面應為一定行為或不應為一定行為的必要性。承擔產品質量義務的主體,主要是參與產品生產、流通、交換等過程的生產經營者。

  生產者的產品質量義務包括:(1)生產者應保證產品的內在質量,產品質量不應當存在缺陷;(2)生產者應當提供必要的、真實的、明確的產品標識;(3)特殊產品生產者的產品包裝義務。

  銷售者所承擔的產品質量義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進貨時的質量驗收義務;(2)進貨捕撈質量保持義務;(3)銷售時的質量保證義務,即保證銷售給用戶、消費者的產品不失效、不變質。

  生產者、銷售者違反上述產品質量義務時,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具體為: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另有規定外,應當按照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商品存在缺陷的;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標準的;不符合商品中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銷售的商品中數量不足的;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做、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

  生產者提供的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由于銷售者的過錯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六、消費者權益法律制度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依據該法,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未作規定的,受其他有關法律、法規保護。此外,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生產資料,參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執行。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享有的基本權利包括:(1)安全權;(2)知悉權;(3)自主選擇權;(4)公平交易權;(5)依法求償權;(6)依法結社權;(7)接受教育權;(8)獲得尊重權;(9)監督權。

  經營者對消費者所負的主要義務:(1)依法定或約定履行義務;(2)接受消費者監督的義務;(3)商品或服務的安全保證義務;(4)提供真實信息的義務;(5)身份標明義務,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6)出具相應憑證、單據的義務;(7)商品或服務的品質擔保義務;(8)依法定或約定履行售后服務義務;(9)不得從事不公平、不合理交易的義務;(10)尊重消費者人格的義務。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相關推薦:

  2014事業單位公共基礎:考點預測及解題步驟

  2014年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匯總

  2014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全真模擬卷匯總

0
收藏該文章
文章搜索
萬題庫小程序
萬題庫小程序
·章節視頻 ·章節練習
·免費真題 ·模考試題
微信掃碼,立即獲。
掃碼免費使用
版權聲明:如果公務員考試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公務員考試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Copyright © 2004- 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新出發京批字第直170033號 
京ICP證060677 京ICP備05005269號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權威支持(北京)
在線
咨詢
官方
微信
掃描關注公務員微信
領《大數據寶典》
報名
查分
掃描二維碼
關注公務員報名查分
下載
APP
下載萬題庫
領精選6套卷
萬題庫
微信小程序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成人小视频 | 夜夜爱夜夜操 |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 |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 亚洲欧美香蕉在线日韩精选 | 中国特级黄一级真人毛片 | 欧美v在线观看 | 97福利视频精品第一导航 | 国内精品1区1区3区4区 | 国产a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丁香 | 在线成人播放毛片 | 成人网18免费网 | 中国孕妇孕交xxx | 最色网址 | 黄色视屏在线 | 99精品视频看国产啪视频 | 日韩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 涩涩小网站 | 免费性爱视频 | 亚洲视频 在线观看 | 成年性午夜免费视频网站不卡 | 男女羞羞网站 | 99视频免费| 天堂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国产不卡在线视频 | 理论片亚洲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日本黄漫画网站入口免费 | 黄色网址免费 | 欧美天堂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久久99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综合v日本 | jizzzz亚洲丰满xxxxⅹ | 日韩欧美手机在线 | 日韩欧美一区黑人vs日本人 | 欧美性猛片xxxxⅹ免费 | 日韩三级观看 | 簧片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特黄视频 | 天天操天天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