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錄人數就多不就少
在選擇崗位時,如果你的專業和其他條件都符合的情況下,可以有多個選擇,那么建議選擇招錄人數比較多的崗位,雖然招錄人數比較多的崗位報名人數可能會多,但是進面的可能性還是要更大的,比如我們選擇招錄人數為3個人的崗位,實際報名500人;而招錄人數為1人的崗位,實際報名人數300人;如果按照1比5的進面比例,那么招3個人的崗位你只要在500個人當中考到前15名就可以,而招1個人的崗位,你需要在300人當中考到前5名才能進面,這樣的話競爭情況顯而易見,因此我們說報考時要選擇招錄人數較多的崗位。
二、招錄條件就精不就寬
報考崗位時,我們通常先去看崗位表,崗位表中通常會列出每一個崗位的具體內容,以及招錄人才的具體要求,比如比較常見的“中共黨員”、“有兩年基層工作經驗”、“大學英語四級425以上”等等,那我們在選擇崗位時,如果你的條件都符合的話,建議選擇限制條件比較多的崗位,比如你是學習金融學的,在篩選崗位時發現有兩個崗位可以選擇,一個崗位要求“大學英語六級425以上、中共黨員,有兩年基層工作經驗”;而另一個崗位只要是金融學專業即可,那么在選擇崗位時,如果第一個崗位的所有條件你都符合,那么我們優先選擇第一個崗位,因為這樣的崗位由于眾多的限制條件,在報名時就會有很多人因為不滿足條件而不能報考,相應的會減少競爭的比例。
三、學歷要求就高不就低
崗位往往對應著相應的學歷要求,如果你的學歷比較高,建議報考學歷較高的崗位,比如你是會計學的碩士,最后在篩選崗位時發現一個崗位是招考本科及以上,另一個是碩士及以上,那么建議優先選擇碩士及以上的崗位,這樣在報考時候就可以避開一些本科生給你帶來的一些競爭。
四、工作地點就冷不就熱
每個崗位都有其相對應的工作地點,我們在報考時,如果能在自己的接受范圍內,建議報考相對來說比較冷門的地方,比如西部偏遠地區,像新疆、西藏、青海等,這些地區相對來說一方面有很大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少、人口少,競爭沒有那么激烈,相應的如果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高校云集,畢業生比較多,經濟發展比較快,,很多畢業生畢業之后就想留在這些城市繼續生活,所以這些城市的競爭相對來說要更大一些。
相關鏈接:
相關推薦:
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