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是誰?
情景模擬題目中會設計一個場景,會為我們指定一個角色,并要求我們與特定人群進行溝通。在面對題目給出的情景時,首先根據(jù)這個角色的職責和職能明確立場,搞清楚此時我們扮演的角色“應該”做些什么,哪些是該角色份內之事。簡單來說,就是說“能說”話,說“該說”的話。因此,我們要把握好兩個問題:
一是自己的身份、角色。
要明確當前要解決的核心和關鍵,樹立責任意識和職權意識,對自己應盡的職責和有清晰的把握。不作為和越權行事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
二是自己的崗位、行業(yè)特征。
例如執(zhí)法、監(jiān)督、服務、咨詢等行業(yè)特征鮮明的職位,說話時要根據(jù)職位要求,想象工作情景中需要運用的禮貌用語、習慣用語以及說話的口吻等,這樣才能接近現(xiàn)實生活,在模擬時提高逼真度。
2、溝通對象是誰?
情景模擬可能面對著不同的主體,首先要明確的就是彼此的層級關系。面對上級、同事、群眾等不同的角色,就要用不同的語言。
(1)內部溝通
“內部”溝通指的就是在機關單位內部展開的溝通聯(lián)絡。例如上下級之間的交流,相關部門之間的分工協(xié)作,某個部門內的信息互通等。一般來說,內部溝通情境經常涉及領導、同事,偶爾也會在情境中出現(xiàn)下屬。每一個人在單位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因此要明確自己在單位中的定位,并認真履行好相應職責,這會贏得領導和同事們的尊重和信任,不要說不符合自己的話,如果是員工,事事都要對他人指手劃腳,特別是帶著批評和指教的語氣說話,這必然會遭到考官的反感。
1)與領導溝通
在和領導溝通時,我們的角色應該是一個決策的執(zhí)行者和建議者,應該在維護領導權威的前提下,注意自我價值的發(fā)揮。
2)與同事溝通
在和同級進行溝通時,在工作方面,我們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合作者”,而在其他的時候我們可以作為“分享者”分享工作中的苦與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