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注重知識儲備,重形式輕內涵
在備考階段,大部分考生都會買一些面試輔導書,不可否認,這些書對提高考生的面試水平是有很大幫助的,但是大部分考生都不會很好地運用手頭的資料,甚至有些考生認為,在學習時只要熟悉題型,把握好每一種題型的答題思路就可以大獲全勝了。但事實并非如此,這樣的學習方法往往會使考生思路展不開,沒有話說,因此在考場上題目回答得干巴巴,缺少血肉,自然不會取得高分。
近幾年,熱點新聞及事件已經成為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命題的主要素材,目的在于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社會認知度和實際執行力。目前,除了結構化中綜合分析題、人際溝通類題目,以及組織管理和情境應變類題目之外,很多無領導小組討論和大材料題都是基于一定的熱點事件命制的。考生要想拿到高分,不僅要有答題思路,還必須對題目的背景有所了解,無形中增大了考生解決問題的難度。因此,在這段備考時間里,考生就應該多關注新聞,多看新聞評論,多了解一些貼近民生的社會熱點事件及公共政策,做到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在考場更好地將形式和內容相統一。
四、死記硬背,缺乏練習
面試就是一門語言藝術,需要考生在考場上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將自己的想法、內容通過兩個形式準確地表現出來,一個是舉止儀表,一個是語言表達。很多考生在備考時不能深刻理解練習的重要性,認為只要記一些真題,背一些解析,肚子里有“貨”就可以了,等上了考場自然就能發揮出來,但這樣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平時沒有模擬訓練的考生往往在考試中一緊張就會出現結結巴巴、吞吞吐吐的情況,有的考生還將會將問題漫無邊際地展開、缺少邏輯性和條理性,甚至由于思維和語言脫節出現東拉西扯的現象。
建議廣大考生在備考階段掌握好學習方法,邊看邊記,邊練邊聽,盡量為自己設置考試情境,多做幾次實戰模擬,只有這樣做,才能讓自己敢于說話,善于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