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要素的考察貫穿于整個公務員面試過程當中,無論是從考察的內容上,還是從考察的形式上,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的考察難度都呈現逐年提高的趨勢。考試吧建議考生在備考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的提高。
很多考生在備考時只注意自己講話是否流利,因此上了考場之后,題目都沒有審清就開始長篇大論,說了很多但并不是考官需要的有效信息,這樣的話成績自然大打折扣。比如這樣一道題:如果你覺得計劃趕不上變化,不適應自己的工作,怎么辦?很多考生一看到“不適應工作”,就開始談自己應該怎么做。但本題前面還有“計劃趕不上變化”,已經說出不適應是因為“計劃性不強”造成。所以,審清題目所給信息至關重要。
一、演講題
在最新的公務員面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的考察中出現了很多新的考察形式。 一些地方比如河北,較為注重演講能力,比如:以“公信力”為主題做一個演講,又如:小李剛到單位工作,對工作不是特別熟悉,被領導批評,找你吐苦水,請把考官當作小李,當場模擬你們的談話內容。這些真題給大家傳達這樣的信息:考生們需要了解更多的時政熱點或工作實際,只有這樣在答題時才有更充實的內容。另外考生還需要使用一些修辭方法,比較常用的有: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等。以一道演講題為例,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恩之情。考生可以采用這樣一段排比句來表述:“兒行千里母擔憂”,“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母親,賜予我們勇氣、動力。這不僅可以增強表達效果,展現考生的文采;而且加強了表達的震撼力,更容易給考官留下深刻印象。只有以充沛的感情才能打動考官的心弦,引起考官的興趣。如果只是平平淡淡地說就很難達到效果,又比如:以“誠信”為主題,發表一篇演講。莫言在諾貝爾獎得獎發言中講了這樣一段經歷: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賣白菜,無意中多算了一位老人一毛錢。算完錢我就去了學校。當我放學回家時,看到很少流淚的母親淚流滿面。母親并沒有罵我,只是輕輕地說:“兒子,你讓娘丟了臉”,通過這樣的實例表現考生對誠信的認識,充滿了感情。表達中沒有感情會給考官一種做作之感,自然也無法取得高分。
二、串詞題
串詞題也考察考生的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考生想在串詞題目中取得高分,就必須在所講出的一段話當中融入中心思想,但這種思想必須符合公務員身份定位和主流價值觀。總而言之,考生必須學習并充分掌握這個題型的解答思路,為答題提供科學的、整體性的方向。學會轉換思路,運用簡明樸素的語言方式,爭取用最簡單、最直接的語言讓考官明白考生想表達的意思,博得考官的好感,以期得到高分。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最新資訊、職位表、真題答案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