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家公務員真題及答案※ 題庫估分[手機題庫] ※ 公務員微信
面試熱點相關背景2016年8月29日中午,縣市場監管局孫某某、縣醫保局尚某某在公共場所毆打其母親(婆婆),在社會上造成很壞影響。孫某某、尚某某身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公職人員,不能遵守《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而是做出毆打其母親(婆婆)這樣的嚴重違反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的行為,且性質惡劣、情節嚴重。(9月6日中國新聞網)
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道出了多深的情,從我們咿呀學語的時候開始,母親這個神圣的名字就牢牢印在我們的腦海里,她似高山替我們遮風,她似大樹給我們乘涼,自古我們就被母愛深深的感動著。且不說是否記得母親為自己漸漸花白了的頭發,單說那每次兒女離家時期盼的眼神,就已經讓人悄然淚下。盤里的魚骨總被母親說得那么好吃,廉價的衣服也被說得那么貼身,其實,那只是母親愛的奉獻,好的都被留給了兒女,自己卻不舍享用半分。所以作為兒女,我們怎能無恥到對母親出手,去打一個那么愛我們疼我們的人。這是孝心的缺失,是道德的淪陷,是教育的不到位。
這一打,不僅打丟了孝心,也打丟了公務員的臉。作為國家公務員,必須要有高素質、高道德,才能勝任黨和國家交予的任務,才能為人們做好榜樣。為人民服務,當好人民的公仆是國家干部的服務宗旨。能力暫且不說,態度一定要端正,可是如果缺少了良心、愛心、責任心,又怎能做到埋頭苦干、無私奉獻?好在,相關部門已經對打人者給予了嚴厲的處罰,可是治標不是重點,治本才能真正的杜絕此類事件發生。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應該加大對國家干部、公務員隊伍的思想教育,嚴格把住進門關,爭取讓“打臉”的事情不再發生在公務員隊伍中。
筆者認為,“雙打”母親,不僅是個人道德的淪陷,也映射出了社會教育的缺失。所以要以此為戒,好好反思。捧起我們的良心吧,如果你還有的話,對母親說一聲“辛苦了”,對自己說一聲“當好國家名片,我會努力的”。
@海淀文明網林志干:孔子認為:“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孔子認為孝的前提是尊重、尊敬:“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不尊敬父母,僅僅給父母衣食,這和養狗養馬無差別。孔子還認為,有孝心的人是不會做壞事的,孔子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所以,在古代的科舉之前,朝廷選官是通過“舉孝廉”實現的,“欲求忠臣,必于孝子”。由此說來,對官員的考錄,應把孝道放在重要位置進行考核,一個連親生父母都不能孝敬的人,還談何讓他去為人民群眾服好務。從另外一個側面來講,孩子膽敢在家庭內施暴,如果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緣故,一般來說,根源在于家長從小對孩子的放縱溺愛或“棍棒教育”。《三字經》中也說:“子不教,父之過。”沒有“問題孩子”,只有“問題父母”和“問題家庭”。“問題孩子”的產生,是從父母的管教方式發展而來的。因此,出現公務員打老母親問題,是招錄公務員時“進門關”還沒有把好,對一些有不良家教的人政審關還把得不嚴。
其實,日常的生活之道理十分簡單,一個連“小家庭”都無法照顧好的公務員,難以相信他在照顧社會這個“大家庭”上會有什么大的作為。作為一個公務員,首先來自家庭成員,受到世上最大恩人--父母的哺乳撫育、關懷教導,才能成就今天的事業;作為一名人民公仆,只有操守良好的“家庭美德”才能談及良好的“社會道德”,懂得“親情感恩”才會懂得“社會感恩”,才會懂得為群眾嘔心瀝血,才可以將“服務人民”做到全心全意。因此,我們黨把培養良好的家風當成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家風不正的領導干部必然會帶來黨風政風的不正。公務員對老母親進行虐待并隨意摑掌,組織上不僅只是用黨紀對其開除黨籍就完事,更是要拿起國家法律對其進行嚴懲,必須對這樣的不道德的行為保持“零容忍”,要一開到底,決不能為其留什么后路。
一對公務員夫婦虐待親生老母親并進行摑掌的案件,給公務員招錄工作敲響了一計重重的警鐘。我們在對被開除黨籍的公務員“哀痛行徑”背后,是一聲久久回蕩的“警鐘長鳴”,既要讓黨政干部深深地進行自我反思,也要對選人用人制度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不管是新招錄的公務員還是對干部的選拔使用,他們的道德底線決不能被忽略掉了。因此,在新招錄公務員時,必須把個人的德行放在第一位進行考察,一個“無基本德行”“無社會良知”“無孝敬文化”的人,要通過建立完善的法律機制堅決將他們拒之門外,決不能讓這種無德之人混進黨員干部隊伍當中。對于日常的干部選拔任用,組織上應把預提對象的“德行”放在第一位進行重點考察,道德敗壞之人,決不能提拔為黨和國家的領導干部。
作為國家公務人員,對于那些孝道倫理、禮義仁愛等知識應該不陌生。那么,一對公務員夫婦辱罵摑掌自己的老母親,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必須從重從快實施頂限處理,決不能讓這樣不孝的公務員損害了隊伍的形象。而對于社會大家庭來說,每個家庭是組成社會大家庭的基本元素,不管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的人員,都不要讓這個本應飽含溫馨和睦的空間被內部暴力侵蝕,更不要讓最親的人傷你最深!
@人民網強國論壇:在現代家庭關系中,各類家庭暴力事件屢見不鮮,除了“狼爸”、“狼媽”管教孩子的打罵體罰之外,甚至還頻頻發生子女虐待親生父母或是不盡孝道的事件。這些事件有悖于文明社會發展的進程,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身為黨員干部,理應以優良的家風體現黨風政風,并引領社會風氣的轉變,然則二人不顧社會影響,不顧對下一代的影響,不顧自己的黨員公職身份,懷抱幼兒,當著眾人對自己的至親拳打腳踢,即便有人勸解,仍怒火中燒、拳腳相向。身為受黨教育培養多年的打母夫妻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不知道新修訂的《準則》、《條例》,從包括生活紀律在內六個方面為黨員劃定了紀律紅線和道德底線。本應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卻頂風違紀,恣意妄為,不把倫理道德放在心上,不把黨規放在眼里,既背棄了職業操守,也失去了基本官德。
《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第八條對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范要求“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有其他嚴重違反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行為的,應當視具體情節給予警告直至開除黨籍處分打母夫妻中的丈夫被降職并開除黨籍處分,可以看出,當地紀檢監察機關對黨員干部頂風違紀的行為保持著“零容忍”的態度。對不盡孝道反而虐待老人的黨員干部給予開除黨籍的嚴厲處分,這既是對社會傳統孝道文化的尊重和傳承,也是維護黨的形象的 “必選項”。紀檢機關通過管家事來約束和管理黨員,要求黨員不僅要遵守紀律紅線,更要堅守道德底線,體現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精神。建立健全日常監管機制,構筑單位、社區、社會立體化的監督評議體系,對黨員干部品德進行量化考核,對于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搜狐王曉璇: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一個人之所以被稱之為人的一個基本“前提”。然而,社會上卻不時出現一些人做出一些忤逆之舉。近日,網曝內蒙古林西縣一對公職夫妻毆打母親,現夫妻二人均已被停職,正在接受調查。這對公職夫妻不但不孝,甚至還毆打母親,他們的行為令人發指,簡直是大逆不道。他們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順,又談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行為都受到道德和法律兩條線的約束。法律與道德互相補充,約束著我們方方面面的行為,在法律與道德的交叉點上,法律往往能夠為道德“兜底”。孝順父母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規定。古有《二十四孝》教人孝敬之道,今有《憲法》《婚姻法》約束子女的行為。不論有多大的家庭糾紛,都不是子女不孝的借口,更不是子女向母親揮出拳頭的理由。這對夫妻毆打母親,不僅要接受道德的審判,還可能面臨法律的制裁。
在此事中,這對夫妻的公職身份也是引發社會熱議的焦點。身為公職人員本應在各方面嚴格約束自己,成為群眾的榜樣,然而,這對夫妻卻成了大逆不道的反面典型。公職人員又被稱為人民公仆,面對陌生群眾都應該以禮相待,更不用說自己的父母了。反過來說,這對夫妻對母親都能如此狠心,又怎能指望他們在工作中一心為民?這對夫妻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公職人員的形象。公職人員除了受到道德、法律兩條線的約束,還受到黨紀、政紀的約束。這對夫妻必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是黨選拔干部的標準。這對夫妻的行為警示各個單位,在選拔干部時,必須通過其工作和生活中的行為,認真了解候選人的道德水平。只有道德水平高的領導干部才能真正把群眾的利益作為自己工作的出發點。
@古漢臺網肖蕭: “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是我國家庭美德的基本內容,其中尊老愛幼,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家庭美德,每個公民必須遵守的道德準則,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和法律義務。所謂尊老就是要贍養、照顧父母,孝順父母,我國自古以來就倡導“老有所終,幼有所養”。兒子兒媳將拳頭伸向母親,因家庭瑣事對母親拳打腳踢,令人發指的行為,可謂喪失人性,人性泯滅,何談作為國家公職人員,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呢?
父母之恩大于天。父母的養育之恩,作為子女當以涌泉相報,每個人都有變老的時候,今天對父母的言行,就是你自己在老時所面對的行為。作為一個社會人,不論是對父母、親朋好友、同事、領導……在工作生活中所有具有社會關系的個人,基本道德不容缺失,時時刻刻在心中以道德作為為人處事的“天平”。另外,尤其是自己的身份還有國家干部、公職人員,我們的要求應該更高,以身作側,做出榜樣。如果在小家中,做不到孝順善待父母、養育子女、愛護家庭……那如何對國家、廣大人民群眾做到盡職盡責、敬業奉獻呢?
所謂“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每個公民時刻牢記 “百事孝為先”,在現今社會中不乏孝順的光輝事跡,這些是每個人學習榜樣。此外,作為一名公務員、黨員,是否更應該做到道德不容缺失,“孝字當頭”,諸如毆打父母的獸性行為能否絕跡呢?
華圖解析: “孝順父母、善待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個公民應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范,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和法律義務。尊老的基礎就是要贍養、照顧父母。兒子兒媳將拳頭伸向母親,因家庭瑣事對母親拳打腳踢,這種令人發指的行為,另人所不恥。更何況這對夫妻還是公務員,這樣毆打父母簡直讓”仁義道德“碎了一地,給黨員干部形象抹了黑,必然受到道德的審判和黨紀政紀的懲處。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打母夫妻身為中共黨員、國家公職人員,沒能遵守《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反而嚴重違反社會公德、家庭美德,且性質惡劣、情節嚴重,不僅丟了孝心,也丟了公務員的臉。公職人員應以此為戒,不斷加強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提升自身素養,在鞏固個人的”硬實力“上,強化人品與道德的”軟實力“,為社會營造出尊老愛幼的氛圍,做好倫理道德表率。
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提升公民道德素質、發揚優良傳統、樹立社會風尚也要人人參與。就如此次兒子兒媳打老母親的事件,雖然不乏正義群眾講到孝道,但不排除很多網友是基于看客、一吐為快、順帶轉發的心理,有些甚至于大罵特罵,用人肉收索等網絡暴力來對待這夫妻二人。這些充分說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社會責任還任重而道遠,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還需要社會大家庭每一份子的努力。大家在譴責、追問孫、尚夫妻二人時,也要對照自身,對照身邊的人和事來自我反省。
相關推薦:
2017國家公務員真題及答案專題 ※ 題庫估分 ※ 關注微信對答案
2017國家公務員成績查詢時間 ※ 查分免費提醒 ※ 國考錄取分數線
各地2017公務員報名時間 ※ 公務員考試題庫 ※ 國考面試通關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