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現象類題型解讀
一、考查形式
社會現象類主要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民生生態等領域的時事熱點,其中的社會民生熱點是最受考官們青睞的命題點。社會現象類試題一般要求考生對題目中所述的時事熱點問題談看法,或者讓考生直接分析題中所述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解決對策。此類試題一般難度較大,也是歷年面試中重點考查的題型之一。
例如,為了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養,國家各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在農村興建農家書屋、文化禮堂等,但是這些設施存在利用率不高被占用、挪用甚至閑置的現象。對此,你怎么看?
二、題型特點
對于社會現象類問題,我們從題目設問形式題目現象類別來為考生分析此類問題的題型特點。
(一)題目設問形式
在結構化面試中,社會現象類問題的題目設問形式基本為“陳述現象+提出問題”。陳述現象即對某個社會問題、某種社會現象進行簡單說明;提出問題,即在說明現象后,以“對…怎么看”對考生進行提問。
例如,目前大學生逃課現象嚴重,為了確保學生的出勤率,許多高校采取多樣化的點名手段,如指紋簽到、掃微信二維碼、拍照刷臉等。對此你怎么看?
又如,為了防止行人闖紅燈,交通部門在非機動車道安裝了伸縮護欄,由交警或協管員手動推動操控,紅燈關閉、綠燈打開,阻止電動車、自行車以及行人闖紅燈。對于這種舉措,你怎么看?
(二)題目類別
觀察近幾年的面試題,我們發現社會現象類問題主要分為積極類現象、消極類現象、爭議類現象。
一位路人在垃圾桶旁丟失了錢包,一位普通的環衛工人清理衛生時撿到錢包并將其歸還失主。平凡的環衛工人,但是做出了不平凡的善舉,對此你怎么看?(積極類現象)
你如何看待官員腐敗問題?(消極類現象)
面對“互聯網+”這種經濟新形式,有人為之叫好,也有人說應該擠出“互聯網+”的泡沫。你怎么看?(爭議類現象)
考生在具體作答前,可根據題目內容,判斷現象類別結合我們后面講到的答題思路,進行具體作答。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