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背景
據“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介紹,自2021年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中國天眼”也將按國際慣例逐步開放的原則,以更好地發揮其科學效能,促進重大科學成果產出,為全人類探索和認識宇宙作出貢獻。
按照科學目標和相關戰略規劃,“中國天眼”已確立多個優先和重大項目,其中包括多科學目標漂移掃描巡天、中性氫星系巡天、銀河系偏振巡天、脈沖星測時、快速射電暴觀測等,但觀測申請不限于這些領域。
模擬試題
近日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發布消息,位于中國貴州的“FAST”將于2021年4月1日起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在獲準對中國“天眼”進行實地探訪后,感慨道: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令人矚目。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1.表明自身觀點。
習總書記說:“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2020年,中國取得眾多重大科技成果,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中國正在以只爭朝夕的勁頭向著“科技強國”穩步邁進。
2.具體表現。
(1)科技成果顯著。2020年,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九章”計算機助力中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并勝利返航、北斗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等等一系列的科技成就令人矚目。
(2)創新勢頭迅猛。中國在科技創新和專利申請方面勢頭強勁,尤其是在新能源、數字技術等關鍵領域領跑全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40萬件,占全球申請量的43%,連續九年位居世界第一,為科技創新的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3.結合實際,談意義。
(1)科技進步有助于提升國民幸福感。高鐵動車讓出行便利、物流網讓購物安心、AI技術讓醫療實現“穿越”、政務平臺讓政府服務便捷.......科技正在融入日常生活,為國民提供更高質量、更便捷的服務。
(2)科技進步有助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國利用科技發展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淘汰了高耗能的污染產業,不斷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
4.分析我國科技進步的原因。
(1)人才強國戰略。我國各地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建設,在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給予較大支持,吸引國內外人才投身我國經濟建設。
(2)企業創新。以華為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民族企業奮起直追,以掌握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在科技研發、人才引進方面持續加大投入。
(3)政策支持。為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我國政府不斷完善科學技術決策的規則和程序、對科技創新實施獎勵、鼓勵技術引進、建立和完善科學技術研究開發體系,激發了社會科技創新的活力。
5.談對策。
我國科技創新奮發圖強,持續跟進世界前沿,目前已進入跟跑、并跑、領跑“三跑并存”階段,但一些瓶頸制約尚未取得根本突破,科技創新尚未與經濟轉型升級完全適應,因此科技創新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1)培育創新型企業。要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真正使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落到實處,變“要我創新”為“我要創新”。充分發揮大型企業的技術創新骨干作用,努力打造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引領行業發展、綜合競爭力居世界前列的創新型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集群。
(3)充分發揮國家科技計劃、示范應用工程等的引領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載體作用,實現從研究開發到產業化的有機銜接。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無縫對接,加快形成技術成果、產品成果和產業成果。
(4)集聚創新型人才。創新驅動經濟轉型升級,人才是根本。應為人才提供大顯身手、建功立業的平臺,引導科技人才向關鍵行業、重點企業、科研和生產一線集聚。
相關推薦:
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