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考生在備考事業單位的過程中,一直認為《綜合應用能力》和《申論》之并無較大不同,于是便沿用了準備《申論》的方法來準備事業單位考試。普遍考生認為《綜合應用能力》只是比《申論》多了一道“文書寫作題”,即考生口中常談到的“公文改錯”,但這樣對事業單位考試的認知是不正確的,將會誤導考生走向一條錯誤的復習備考之路。因此,考生及時了解熟悉《綜合應用能力》與《申論》之間的區別,對于短期內迅速提升考試成績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一、《綜合應用能力》考什么
《綜合應用能力》是測查從事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類似于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同樣為主觀性試題,但比申論考試的題型更為復雜, 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及對基本公文寫作知識的熟悉程度,考試時限120分鐘,滿分100分。 其考試內容包含如下三種題型:
(一)案例分析題
提供較為典型的案例材料,要求分析案例中所給出的事實,回答案例思考所提出的問題,內容包括時事政治、法律基礎、公共行政等。
(二)文書寫作題
根據給定材料按常用公文格式的要求擬寫公文,或對題目給出公文進行改錯,使之符合常用公文格式。
(三)材料作文題
根據給出的材料和答題要求,寫一篇文章。要求報考者充分利用給定的材料,切中主要問題,全面闡明、論證自己的見解,對材料中涉及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方案。作文的答題要求聯系實際、觀點鮮明、措施合理、條理清楚、語言簡練流暢。
二、《申論》考什么
《申論》是測查從事公務員職業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申論》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把握事實所蘊含的趨勢、矛盾和本質問題。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趨勢或矛盾進行歸納分析,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較為全面系統的評價。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