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范文:
解放每一個夢想
幾十年前,詩人曾經用動人的詩句,“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寫下這個民族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時至今日, 通過幾代人的努力,轉型期的中國已經駛入一片開闊而光明的海域。 在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我們強調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讓人人享有出彩的機會,讓農民工真正在城市生活得更好,讓城中村和“貧民窟”安定有序,是黨和政府對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是城鎮化推進的神圣使命。
誠然,國家城鎮建設成效比較明顯,城市現代化水平提高很快,城市接納外來務工人口的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城市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城市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高,戶籍制度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地級及以下城市放開了戶籍管理,阻礙城鎮化發展的制度藩籬逐步打破。
同時我們也看到,城中村作為重點改造區域內的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區域內的生活環境、生活配套設施等方面均得到了明顯改善,轄區人居環境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然而,農民工和城中村的許多現實問題我們無法更無法回避。“城中村”的治安差,配套設施不完善等是城鄉差距、市民與農民、本地人與外地人差距的集中反映,如果不改造,很可能演變成西方的“貧民窟”,嚴重影響城市建設管理和社會穩定。目前農民務工人員市民化途徑的缺失,城中村仍將這些人隔離于城市底層,導致其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上被邊緣化。他們居無定所,因民房拆遷而常被驅趕,,他們生活節儉,經濟壓力大;他們收入并不足以保證在揚州的扎根,可是社會變遷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讓他們無法回到農村。他們缺少安全感,缺少歸屬感和對城市的認同感;他們沒有目標,處于迷茫狀態。
這一切的根源,是來至于制度的障礙,還是來至于城鎮化速度過快,或許來自于改革的創新之路正在不斷探索。幸運的是,我們每一個外來務工人的心中,依然有對生活的美好向往,依然有堅定執著的支撐生活的信念。更幸運的是我們看到黨和政府對農民務工人員的戶籍、養老、醫療、子女教育的重視,實現真正“安居樂業”并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每一個人的生活選擇都應值得尊重。農民工更不例外,他們的生活態度,他們的人生形態,他們的值取向,都有著社會發展經驗積累的意義,都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都有其發展的進取性。我們不能習慣于在城鎮化的過程中去代替,去定向,去強制,而是給他們充分的自由,用制度和理念保障他們的權力和夢想。
城鎮化,呵護同一個世界,解放每一個夢想。
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丨公務員題庫手機端丨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