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我們國家要真正強大起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要有強大的科技,這是國家發展的力量所在、后勁所在。我們發展新經濟,必須充分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推動經濟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多年來,我國通過發揮低成本優勢,逐漸成長為世界制造業大國。但許多關鍵技術、核心元器件都依賴進口。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是制約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盡快改變這種狀況,就難以在新的國際競爭條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國際經驗表明,在低成本競爭優勢喪失后,應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知識產權,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不斷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依靠科技創新發展新經濟,要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充分發揮科技的驅動和支撐作用推動產業升級,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創新資源向企業聚集,推進產學研戰略聯盟,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三次產業在更高水平上協同發展。
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創新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決定產業發展能力和水平,只有科技創新占據制高點,產業發展才能占據制高點。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至關重要的是加強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僅要選擇好方向和技術路線,而且要提高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攻關的協同和集成能力,對具有戰略方向性關鍵共性技術,要集中資金和研究力量實施重點突破。
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創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我國傳統產業規模大,總體技術水平比較低。前沿技術的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為傳統產業發展開辟了新的方向,展示了光明前景。我們必須緊緊把握這一趨勢,注重利用新興科技提升傳統產業,推動二者融合發展。提高制造業水平,必須依靠科技,在新材料、新工藝、關鍵核心技術和技術集成等方面取得突破。對于農業來說,也要加快科技創新,發展農業信息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經營信息化水平。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站到了一個新的起點上,呈現出新的階段性特征。加快發展新經濟,已成為一個十分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未來幾年,我們必須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加快形成少投入、多產出、少排放、多利用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我國經濟盡快走上內生增長軌道。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真題及答案、最新資訊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