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鄉村 助力新農村發展
美麗鄉村建設事關農村經濟發展、生態發展及精神文化繁榮。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我國農村還存在不少問題:垃圾圍村、村風民風淡漠、產業單一、社會治理難度大......種種跡象表明距離美麗鄉村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鑒于此,我們要大力建設美麗鄉村,助力新農村建設。
建設美麗鄉村要保護環境美。鄉村要美,首先是人居環境要美,近年來我國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已經取得重大改善:農村廁所革命在全國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穩步推進,危房改造工程也在各地相繼開展,水資源污染得到遏制,使得當前農村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變。習總書記多次強調“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必須要加強對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堅持按照原始風貌進行規劃建設,不砍樹、不拆房、不填湖、不搞假生態,為農民創造宜居宜業的幸福家園。
建設美麗鄉村需要凸顯人文美。鄉村之美,美在人文。鄉風文明是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持,為社會進步提供至關重要的保障。農村美不美、文明不文明,關系到群眾的幸福指數、關系到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然而當今鄉村文明建設仍存在諸多問題:婚喪嫁娶中的大操大辦、天價彩禮頻發、封建迷信盛行、聚眾賭博滋生等問題,嚴重污染了鄉村社會風氣。因此,要加強鄉風文明建設,開展宣教活動,弘揚鄉風文明,積極開展以改陋習、樹新風為主要內容的鄉風文明評議活動,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大力宣傳文明新風。
建設美麗鄉村要浸潤心里美。鄉村之美,美在產業。腰包鼓了,心里就會美美的。隨著農村創業創新熱潮的到來,農民增收致富的道路也越來越廣。尤其是網絡在農村普及后,很多農民不僅學會了網購,還做起了電商,讓自己的日子富起來。近幾年,各地鄉村充分利用當地特色優勢,打造出別具一格的旅游勝地,吸引著各地游客的到來,給當地農民也帶來了可喜的收入。鄉村旅游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帶動更多的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因此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帶動農村增收致富,需要大力發展區域優勢特色,支持鄉村旅游和農業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讓“雙創”成為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這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思路。
美麗鄉村建設能夠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優化農村社會風氣,帶動百姓脫貧致富,堅持美麗鄉村建設,定能讓中國鄉村發生質的飛躍,助力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