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文明禮儀,助推文化強國建設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而源遠流長,對后世影響甚遠。譬如,先師孔子提倡“克己復禮”,倡導學習周禮而促進社會安定;如今黨和國家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推動社會文明和諧。不難看出,“學禮”不僅是中國文化的沿襲,更是當下時代發展的內在要求。由此可見,唯有大力推崇“學禮”,才能讓國民、社會乃至民族更好發展!
學習道德禮儀,有利于提升全民文化素養。毫無疑問,學習道德禮儀而培養文明意識,是切實提升國民文化素養的必然要求。但縱觀當下,不文明現象屢有發生,如不守秩序而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亂扔垃圾和隨地吐痰。顯而易見,這不僅反映出國民素質教養缺失,損害個人形象的同時,也會誤導他人跟風此類不文明行徑。進一步而言,這是對社會公共道德底線的挑戰,不利于社會公共秩序穩定。由此可見,學習文明禮儀尤為重要,對個人而言,在接受社會文明教育素養的同時,要以身作則發揮帶頭作用;對社會而言,更需要加強文明教育宣傳引導,以線上線下方式宣揚核心價值觀,引導國民文明行為。
學習文明禮儀,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勸學》有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同樣,深入學習文明禮儀需要立足當下、穩扎穩打,才能營造社會文明新風氣。譬如,“年度十大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搜集社會典型模范事例,表彰先進更加倡導文明社風。毋庸置疑,這一舉措不僅充分發揮榜樣力量,帶動社會各界學習道德模范精神品質,而且契合時下日益倡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群眾精神文明需求,為社會精神文明發展提供堅定基礎。但不可否認,社會中也存在“高鐵霸座”、“老賴拖欠工資”、“飛機斗毆”等不文明現象,嚴重阻礙社會文明進步。因此,學習文明禮儀勢在必行,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精華,結合現代文明和生活特點,歸納整理行業和地域禮俗,并編制教材,讓文明禮儀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成為全社會的公共遵循。
芳華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在新時代下,我們要以敢闖敢干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深入學習道德禮儀,這不僅是提升公民自身修養的內在要求,更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唯有如此,文化強國建設才能得以早日實現,民族文化才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