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干部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
古語有道,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民本思想顯露無疑。無獨有偶,近年來的習近平也多次在會議上提到民生一詞,愛民敬民的形象也是躍然于紙上。群眾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習總書記如此叮囑我們的黨員干部,然而,方今之時,推諉扯皮者有之,吃拿卡要者有之,貪圖享樂者更是尋常,長此以往,黨員干部的形象便會轟然倒塌,服務型政府的建設也終將淪為笑談。因此,要想實破解這一難題,關鍵在于干部,唯有提升干部辛苦指數,方能提高群眾幸福指數,提升群眾獲得感,增強民生福祉。
領導干部當以學之火,點民之燈。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最缺乏的便是理論知識的淬煉,而黨員干部注重學習的先例,也早就有之。南平第一書記廖俊波,不辭辛苦,一點一滴為人民,他說過,唯有學習和人民是最讓我牽掛的,也正是因為他的不斷的學習,才會有政和縣的奇跡脫貧。最美村官秦玥飛,親力親為,一鍬一鋤增福祉,也正是因為他的不斷學習,才會有白云村的致富之路。二者皆平凡,但是為為人民廣為流傳,何故?在我看來,學習方是關鍵,因此新時代的干部做好學,深入學習理論知識,深入扎根基層學習實踐知識,并將其利用到工作中去,真正的為人民服務,也唯有如此,領導干部方能想民所想。
領導干部當以行之水,潤民之田。鄧小平說道,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習總書記也提到過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由此可見,領導干部如果光停留在理論層面,便無法真正真正得到民眾的認可。楊善洲,守護一生,兢兢業業為人民,也正是因為他的吃苦耐勞,才會有一片林場造福百姓。反觀魏鵬遠,貪贓枉法,偷偷摸摸為私利,也正是因為他的以權謀私,才會有一屋現金震驚世人。孰優孰劣,一看便知,高下立現,楊行之,則民敬之,魏不行,民自唾之,因此新時代的我們要如楊善洲一樣,事必躬親,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甩開膀子,邁開步子,沉下身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為人民,為民生謀福祉,也唯有如此,領導干部方能為民所為。
習總書記曾經引用巴基斯坦的諺語,風,不是總朝著海員希望的方向吹。任何事情的完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領導干部的工作亦是如此,當前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這就需要我們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決心,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自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真抓實干,腳踏實地,虛功實做,久久為功。以學和行二者為抓手,方能實現民生幸福,增強民眾幸福感的宏偉藍圖, 而之后,實現東北振興更是指日可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