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傳統村落是一本“好賬”
政府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駕駛員”也是管理員。算賬應是政府具備的基本能力。但是,在古村落的發展過程中,“殺雞取卵”式的發展、“千村一律”式的發展的案例比比皆是,最終導致了古村落文化的遺失。從短期來看,保護古村落不能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但是從長遠來看,它是我們的鄉愁所在,也是歷史文化的載體。因此,我們要在古村落發展和保護中算好這筆長遠賬。
保護傳統村落,需要算好“發展賬”。目前,在古村落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大量的拆除古建筑、古文物,破壞當地的傳統村落文化,僅僅只是為了當前的經濟發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于古村落來說,“漁”決定著未來是否能更好的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因地制宜的發展古村落,并且在發展的過程中保護好當地的村落文化。大力發展村落特色文化,保證古村落在未來能夠更好的發展。這也就是授之于“漁”。所以,當地政府要積極的轉變發展思路,對發展手段進行創新,制定出既符合保護古村落的目的,又能夠帶動當地發展的策略。
保護傳統村落,需要算好“資金賬”。傳統的古村落受經濟發展的影響十分巨大,有的地方將傳統古村落進行現代化植入,失去了古村落的原汁原味。甚至有的地區為了發展經濟而直接對于古村落進行改造,力度之大令人咋舌。對于這些被毀壞的古村落,日常的維修和維護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程,但所需資金也是一筆“巨款”。資金的缺位,使得古村落的保護僅僅只是一句口號。因此,保護傳統村落,地方部門需要算好資金這筆明白賬,讓保護不僅僅只停留在口號上,也能夠付諸行動。
保護傳統村落,需要算好“生活賬”。保護村落的意義在于讓傳統文化得以流傳,文化的流傳主體還是要靠當地群眾的支持。然而當下的古村落民眾的生活卻頻頻出現難以為繼的狀況。很多傳承人為了生存,紛紛選擇離開故土,而進城務工。由此,讓很多傳統文化和傳統手藝因為生活的無奈,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因此,想要保護傳統村落,當下亟需解決的是當地民眾的生活問題,不僅要靠政府的扶持,更需要社會大眾的共同努力,一起來保護我們的古村落,讓傳統文化得以更好的傳承。
農村文化已經成為了傳統文化的根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保護傳統村落是目前我們亟待解決的事情。要給傳統村落足夠的發展空間,在未來,我們才能夠擁有“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古村落。也能避免“何處再尋古村落”的悲嘆。利用古村落講好中國故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