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為先 成其有為
“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從古至今,為官者的價值都承載于奉公為民上,體現在民意口碑中。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楊善洲“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情懷,至今令人感佩,給人啟迪。若是沒有堅定的理想追求,沒有甘于奉獻、甘于平淡的覺悟,不能拋卻追名逐利的虛榮心態,那么也就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追求,擺脫名韁利鎖的束縛,用好權,辦實事、辦好事,以實績向群眾交出滿意的成績單,才是實實在在的榮耀。
以實為先,方知行合一。“心正心靈,則業勤業精”。不同的歷史時期,面對不同的時代任務,無數優秀黨員干部踏著歷史前進的節拍,自覺肩負起使命責任,堅定信念、勤政務實,不僅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更是過得硬,成為獨特的精神符號,團結并激勵了億萬群眾。但思想上松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不從思想上解決好當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問題,就不具備黨員干部的基本素質。黨員干部想要做好人民公仆,需要不斷修正自己,改造提高,將德行內化于心,堅定立世之本,外化于行,點滴踐行。以工作實績筑牢底線,不追求一時顯績,多下打基礎、利長遠的苦功,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縛,贏得有理想、有價值的人生。
以實為先,定善修名隨。人主之大患,莫大乎好名。盡管不同時期對黨員干部的要求不同,但德才兼備是始終貫穿的價值主線,不同時代的優秀干部雖各有特點,但求真務實是始終不變的價值底色。而心靈的滌蕩,不比物質的積累,不會一蹴而就。若擺官威,為名利錙銖必較,以經濟論發展,勢必舉步維艱,在快速的節奏中,多一些心靈的沉靜,在現代化的外表下,多一些思想的厚重,在為民服務的崗位上,耕耘實實在在的成績,涵養的是一顆公心,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學會在約束中工作,習慣在監督下干事,方能淡泊名利,勤勉奉獻而流芳于世。
以實為先,必奉公為民。“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心系群眾魚得水,背離群眾斷樹根,領導干部要時常捫心自問:食人民之祿,為人民回報了多少?”堅持“到群眾中去”,檢驗著我們的執政信念、考驗著我們的執政能力,誠然,從改進作風密切干群關系,到群眾路線凸顯“為民務實清廉”,我們的黨員干部素質有了普遍提高,知識更豐富,思路更開闊,觀念更先進,為民奉獻的情懷一以貫之。而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惟有腳踏實地,方能洗盡浮躁風氣,以平凡崗位成就非凡實績,在奉公為民的價值坐標上,開拓更為豐盈的人生空間,贏得造福一方的扎實事業。
念天地之悠悠,唯畢其功于天下方可名垂青史;唯聚其力于天下方可千古不衰。淡泊名利是一種品格,實績爭先是一種堅守。清凈自守者能成就偉業,踏實堅毅者能回饋社會,勤勉奉獻者能造福天下。由是觀之,唯有計天下利,以實干出成績,以實績論英雄,書寫有為韶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