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水 守護水生態文明
隨著經濟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城市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城市中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道路橋梁愈發寬敞通暢,對于建筑材料的需求愈發增多,尤其是建筑砂石更成為人們眼中炙手可熱的“寶物”。為了謀求利益最大化,無數人的眼睛盯上了偷采這塊“大蛋糕”,于是我國非法采砂、亂采亂挖現象層出不窮。不僅破壞了流域生態,惡化了水生物的生存環境,更上演了由于爭搶采砂地而糾紛不斷的情況。為了更好的守護水生態文明,必須從法制運行的全過程中尋找解決之道,嚴格執法并對執法進行監督是依法治水的必然。
守護水生態文明,嚴格執法是依法治水的關鍵。從長江流域非法采砂倒賣到北海村民偷采砂石建筑房屋,非法采砂破壞生態環境事件始終屢禁不止。長期的非法采砂會使原本平坦的河道將會出現大量深坑,河床高低不平,破壞河床穩定性,使堤防失穩,造成堤岸崩塌,危及防洪安全以及周邊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非法采砂之所以屢禁不止是因為其違法成本過低,長期以來行政機關只將非法采砂行為責任追究停留在行政處罰上,難以對犯罪分子起到威懾作用,致使犯罪分子猖獗、肆無忌憚。因此,打擊河道非法采砂,守護水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嚴格執法,加大打擊以及處罰力度,讓違法者敬畏法律。
守護水生態文明,監督執法是依法治水的保障。當前,各地打擊非法采砂的專項行動開展的如火如荼,沒收采砂工具、取締非法采砂制點、抓獲采砂犯罪嫌疑人…….然而,在我們打擊非法采砂行動的同時,我們亦要反思,究竟是誰讓違法者能夠如此猖獗?我國非法采砂發展由來已久,利益鏈條早已相對穩固,在這個鏈條中,個別領導干部以及執法人員為違法者“站臺”,甚至巧言令色替違法者開脫、“捂蓋子”,“游說”被侵權的群眾妥協或放棄維權,權力尋租現象嚴重,為當地群眾深惡痛絕。一系列事件的發生究其原因在于:面對非法采砂,在執法過程中出現了監管空白,同時執法過程不透明。因此,在依法治水的過程中要強化執法透明度,同時強化對于日常執法的監管。
習近平同志曾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然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打擊非法采砂行為保障周邊居民生活安居樂業、保障水生態環境,依法治水實現社會安定有序,助推美麗中國的實現。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