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加減”之道 優化公共管理
從“老少融合”養老新模式的多地試水到“移動醫療平臺”的投入使用,從互聯網協同消費經濟的創新發展到各地博物館的免費開放,從移動支付支付的日漸風靡到行政服務“最多跑一次”的不斷落實·····近年來,由于政府的公共管理“加減”得當,各地公共管理服務不斷優化,經濟社會取得長足發展。
公共管理的“加法”是建章立制,強化監管。用好公共管理中的“加法,能讓管理更有為、有效。公共管理的“減法”是一種去行政化,更是一種“無為而治”,它能給新事物的發展創造更多可能。運用好公共管理的“加減”之道,能進一步優化公共管理,為經濟社會的轉型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
做減法,意在簡政放權,助力新事物成長。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今天,新興事物不斷涌現,新模式、新產業、新產品風起云涌。但是新事物的成長并不是一方風順的,這就需要政府在公共管理過程中做好“減法”,落實簡政放權,為新事物的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比如B市推出的“老少融合養老新模式”,作為一種新事物,它在發展的過程中就需要政府減少體制機制的限制,把部分管理的權利交給市場,讓這種模式接受市場考驗,最終脫穎而出,而不是在眾多的行政壁壘面前破產。在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今天,政府“有形的手”應該“收一收”,減少行政壁壘,多讓“無形的手”發揮作用,從而幫助新事物茁壯成長。
做加法,意在強化監管,破除發展中的障礙。移動支付的發展給人們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大量沉淀資金的使用爭議,增加了洗錢、套現、欺詐等的風險;共享單車的發展有效地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難題,但同時也帶來了亂停亂放、破壞市容市貌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個人盲目逐利,文明素養不高,導致了亂象,甚至犯罪問題的出現。另一方面,企業發展經驗的缺乏也是導致問題產生的重要因素。但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說,是政府在管理上存在缺位,沒有做好公共管理的“加法”,強化監管,建章立制,用制度去管人、管事。因此,政府在應擔起管理責任,用好監管手段,完善制度,為事物的發展掃清障礙,保駕護航。
“審度時宜,慮定而動,天下無不可為之事!惫补芾硎且环N藝術,只有跟隨形勢的變化,不斷優化公共管理的方法,“加減”適當,才能打造出一個有為的政府、有活力的市場。“變化者,天地之自然也!痹谒蚕⑷f變的時代中,我們應涵養智慧,拓寬視野,掌握技巧,運用好公共管理的“加減”之道,優化公共服務,增進民生福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