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實地 實現民族復興
習總書記指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不難發現,民族偉大復興之路離不開腳踏實地,若堅持腳踏實地,不僅能實現公民夢想,也能夯實社會根基,營造良好風氣,更能提升民族素養。反之,若盲目浮躁,必然讓社會陷入急功近利,進而導致國家發展陷入瓶頸。可見,唯有腳踏實地方能助力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腳踏實地,實現民族復興,需要弘揚工匠精神。譬如,作為世界制造業強國的德國,曾經在國際市場上遭遇英國歧視,處于競爭弱勢。但德國知恥而后勇,在全國范圍內弘揚工匠精神,以近乎刻板的嚴謹認真,提升產品質量,讓產品質量絲毫不差,這也成為了德國當今在制造業方面處于不敗地位的訣竅。又如,位于亞洲的日本,曾經因產品質量低劣而臭名昭著,受到國際市場的抵制,但日本不僅通過加大對科研的投入,而且日本視質量為生命的強烈自尊,讓日本企業開始深入踐行工匠精神,讓日本的產品逐漸重塑口碑,贏得世界認可。由此可見,工匠精神是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關鍵要素。
腳踏實地,實現民族復興,需要堅持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是營造創新氛圍的引路者,對實現民族復興起著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然而,在企業自主創新方面卻存在缺乏專業人才、資金投入不夠等諸多尷尬。如若聽之任之,長此以往勢必造成創新動力枯竭,讓企業被時代淘汰,不利于提升其市場競爭力。由此可知,企業必然要堅持自主創新,一方面要引進專業人才,企業要通過與高校合作,以高薪待遇吸引人才加入,強化企業創新隊伍,以彌補人才不足的尷尬。另一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企業要主動增加研發投入比例的同時,政府也要提供優惠政策,為企業創新助力。
立于潮頭,方知浪高風急;登臨險峰,才見前路艱辛,在時代浪潮下,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已磅礴展開。實踐證明,民族偉大復興既需要抓住改革契機、享受改革紅利,也需要倡導自主創新、營造創新氛圍,更需要弘揚工匠精神、提升民族素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