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綠色發展 改善生態環境
習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動詮釋了我們黨建設生態文明的核心理念,不僅深刻闡明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辯證關系,而且形象表達了黨和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當前,我們縣域發展面臨著發展過程中的諸多環境問題,比如石材、小塑料生產等問題,都與發展和環境息息相關。生態環境惡化及其對人民健康的影響已經成為我們的心頭之患,成為突出的民生問題。扭轉環境惡化、提高環境質量,是事關全面小康、事關發展全局的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所以必須推進綠色發展,改變生態環境。
提升思想防線,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目的就是要求我們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要堅持綠色發展,必須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切實把生態文明的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譜寫綠色發展的新篇章。
堅持發展主線,推進綠色可持續發展。習近平指出,要全面推動綠色發展。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發展領域,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抓住綠色轉型機遇,推進能源革命,加快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的綠色環保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競爭力的項目,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綠色水平,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的雙贏。
守住環保紅線,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繼續落實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和水資源管理制度,深入實施大氣、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力遏止生態環境惡化的勢頭,筑牢綠色發展的底線。一是治理氣。加強大氣監測,強化秸稈禁燒,治理黃標車、工地揚塵,取締城市建成區、工業園區內10噸以下燃煤小鍋爐。二是治理水。確保重點河流斷面水質達標;三加強飲用水安全管理和水源地保護。
保護生態環境,功在當代、立在千秋,讓我們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持之以恒抓緊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讓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環境變得更美麗。
相關推薦:
2019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