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評價體系是科研的指揮棒和風向標,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是營造良好科研生態的關鍵。這次“三評”即科研體制改革,是解決當前重數量輕質量、重形式輕內容、重短期輕長遠、重頭銜輕貢獻的落后科研體系,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深化的有力之舉。通過形成科學的中國特色科技評價體系,有利于更好發揮評價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最大限度激發科技創新的活力與潛力。
【開頭直接說明科研評價體系的重要作用,肯定這次科研改革的重大意義。這是國家政策的常用開頭方法。】
雖然國家一直高度重視科研管理的頂層設計,但評價體系、評價機制不能很好適應人才發展的規律和當前的科技研發規律,也不能很好的適應科技創新對人才隊伍的需求。比如,過去很長一段時期,我國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人才評價中過度重論文、重專利、重項目;不少基層一線醫生抱怨,做一千臺手術不如發一篇論文。這種成本低、矛盾小的人才管理方式,帶來了科研浮躁的問題。唯論文、唯職稱、唯獎項的評價風向標,使得科研人員為追求指標數量及相關待遇和福利,忽視了自身科研活動的真正目標和價值。
【問題分析:指出當前在科研領域存在的問題。并且用具體事例論證,言之有物,比較有說服力。面對這樣宏大的主題,不一定要全,可以選取具體某一個點,言之有物,有說服力。】
時至今日,我國已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大國。與此同時,現行科技評價體系與當前科技高速發展之間的矛盾日漸凸顯。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讓科學研究的指揮棒更加科學,營造潛心研究、追求卓越、風清氣正的科研環境,將對更多科研工作者形成正向激勵,從而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真正挖掘人才這個“第一資源”、激發創新這個“第一動力”,更好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原因分析:當前科技評價體系與高速發展的矛盾凸顯,對人才和創新的追求需要科學研究的指揮棒更加科學。】
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不僅需要總體設計,更需要系統推進。意見已經出臺,重點在于落實。在落實的過程中,科研評價必須認識和考慮到科研工作規律和人才發展特點,科學地設立評價的目標、指標、方法,簡化優化流程,才能讓科學思想自在涌流,創新火花不斷迸射。同時,要保證客觀公正,要引入國際評價,進一步提高科技評價活動公開性、開放性,保證評價工作獨立性、公正性,確保評價結果科學性、客觀性。
【對策措施。面對已經出臺的政策性題目,從落實的角度展開論述更有現實意義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科院會議上曾經指出:科技領域是最需要不斷改革的領域。科技體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闖難關,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參天大樹依賴于肥沃的土壤,科技強國需要有利于科研發展規律的新的評價體制和生態。面對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趨勢,我們要奮起直追,創新超越,真正實現制度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
【結尾引用名言,并且跟科研體制改革的主題比較契合,并對未來進行了展望。】
部分來源:
人民日報:《讓科研指揮棒更科學》 作者 趙永新
科技日報:《人才評價:打破“唯論文”“帽子多”怪圈》
中國科學報:《營造良好科研生態從評價體系改革開始》 作者 鐘科平
相關推薦:
2019公務員申論熱點 | 申論范文 | 申論指導 | 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