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提出對策專項
一、給定資料
資料1
近年來,各地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激發了市場活力,釋放了改革紅利,群眾方便,企業獲利。但改革并非坦途,不會一蹴而就,簡政放權也不例外。那么,對于簡政放權,市場主體獲得感如何?如何最大限度發揮簡政放權效果?還有哪些銜接配套有待完善?人民日報記者近日在云南省進行了采訪。以下幾則材料選自本次采訪稿件。
“坐著辦事很容易,跑著辦事還有點難。”云南省湖北商會會長Q名下有多家企業,隨著政府簡政放權力度不斷加大,Q確確實實感受到辦事越來越方便,尤其是可以上網辦理的業務,足不出戶就能申請,按照時限就可完成,極大方便了企業。
便利的背后是被取消的眾多行政審批權。昆明市委編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昆明市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從2001年的1016項精簡為2015年的83項,審批時限壓縮2/3以上,大部分審批事項辦理時限均壓縮到了7個工作日以內。一面是精簡,一面是優化流程,審批時長大大縮短,昆明市市場主體數量也有了“井噴式”增長。
不過有時候Q仍會無奈,比如,碰上“土政策”,就有苦難言。“為了破解融資難,我們商會幾家企業本想發起設立一家互聯網金融企業,可項目報上去,相關主管部門卻遲遲沒有批復。后來一問才知道,由于此前批準的部分企業出了問題,相關部門干脆將所有互聯網金融企業審批全部擱置了。”
Q遇到的并非個例。在某市中心城區,由于年初發生過一起重大火災,該區要求加強對集貿市場整治,近三個月內關于集貿市場營業執照的審批也被全部擱置。“也不告訴你為啥,反正所有街道都不給蓋章。”Q說。
“政府當然應該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可是不能為了所謂的市場安全就拒絕整個市場。”云南省湖北商會秘書長L認為,簡政放權無法落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而這背后又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怕擔責有一定關系。
實際上,簡政放權中不少行政審批權屬于層層下放,對企業而言只要沒取消,仍然需要報批。對此,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X教授認為,簡政放權的關鍵是放權,對于既能夠下放又能夠取消的審批應該堅決取消,能夠通過電子政務規范的應該優先網上辦理。
云南省委編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處處長K建議,應該轉變管制式思維,將不必要的前置審批轉化為事中事后監管,真正做到依法依規的不干擾,違法違規的不放過。
資料2
信息不暢,有的改革舉措連工作人員自己都不熟。
走進昆明市官渡區國稅局辦稅服務大廳,“小微企業優惠政策落實咨詢服務崗”格外顯眼。如果說簡化行政審批在于激發大眾創業,那么減稅政策則屬于實實在在為企業減輕負擔。
近年,云南省“走出去”的企業越來越多,如何最大程度享受出口退稅政策成為企業的期盼。然而,由于稅收政策存在較強的專業性,企業人員很難掌握具體標準及申報流程,為此,昆明市國稅局專門上門了解企業在處理境外投資業務時關注的涉稅熱點問題,并提出針對性措施,讓稅收優惠政策得以落地。“除了上門介紹稅收優惠政策,稅務局還會不定期組織企業財會人員免費培訓。”Q說。
然而,由于改革力度較大,部分改革舉措不僅行政相對人對政策不熟悉,公職人員也未必能全部掌握。營改增有助于減輕企業負擔,但部分企業需新開設國稅賬戶。此前,昆明市個別稅收征管員存在指定稅戶開戶行行為,而實際上指定開戶行的政策早已取消。媒體披露此事后,昆明市國稅局自查發現原因竟是部分工作人員對該政策并不熟悉,為此,全局啟動對營改增政策的培訓,提高稅收征管人員對政策的把握水平。
絕大多數企業均聽說過簡政放權,可哪種審批權得到了簡化,大多數企業仍知之不多。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部分政策有的省份已經大張旗鼓施行,但在有些縣市卻仍然未啟動。
簡了哪些政,放了什么權?除了制定許可目錄和權力清單、公布摸清權力家底,云南省在大幅削減審批事權的同時,專門印發《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規范各級政府部門行政審批行為改進行政審批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審批信息及時公開,實行陽光審批。
X認為,在改革初期,有必要加強對執法者的培訓,同時加大法律宣傳力度,向社會公眾公布權力清單及行政審批需要辦理的手續。“對密切相關的當事人在可能的情況下有必要逐個告知,這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題中之義。”
“政務信息化是規范行政審批權的有效途徑,有助于加強過程透明和事后監督。”X說。
資料3
銜接配套跟不上,為官不為仍存在。
原本只需要到市一級辦一個證就能在全市營業,審批權下放后卻需要到每個縣報批;前置審批取消了,后續審批卻仍堅持要前面部門蓋章。少數地區和部門的簡政放權,反而為企業添了麻煩。
“在簡政放權初期,確實容易在銜接上出現問題,但改革的大方向是對的,不能因此否定簡政放權。”X說。
精簡行政審批權后政府不能當甩手掌柜。“審批事項的削減,并不表明工作職責的消失,而是管理方式的轉變。”K說,“云南省在權力清單的基礎上,將對取消、下放的審批事項進行再梳理,屬于政府部門必須履行的職責,將以逐項列出事中事后監管的方式向社會公布。”
“政策很好,落實是關鍵。”昆明市官渡區源美廣告公司總經理Y說,一些政府部門為官不為的現象仍存在,“權力打架,企業遭殃。”
X認為,政府部門行使權力、適用法律應該從有利于行政相對人的角度出發,善意解釋有關法律法規。“部分行政不作為雖然不違法,但是并非出于善意,這也是出現‘我媽是我媽’等各種奇葩證明的原因。”
“證照實行跨地域、跨部門互認,在技術上難度并不大,多數行政工作人員拖著不辦的原因說到底是沒有善意解釋法律。”X說。“克服權力任性需要較長的過程,當前改革肯定會有陣痛,有必要通過制度設計,對不善意履職者形成有效的監督和淘汰機制。”
為了確保簡政放權落地,昆明市建立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專項督查制度”,抽取部分市級單位及縣區進行專項督查,未被抽取作為實地督查對象的單位則以書面形式報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自檢自查情況。在開展專項督查的同時,積極督促各行政權力單位落實事中事后監管責任,由“重審批、輕監管”,逐步向“寬準入、嚴監管”轉變。
二、作答要求
根據給定資料,就如何完善簡政放權的銜接配套措施,以最大限度發揮簡政放權的效果提出你的見解。(20分)
要求:對策措施科學合理,有針對性,符合實際,不超過400字。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推薦:
2019年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指導 |《申論》備考指導
2018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