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對未成年人安全和權益的保護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法治文明水平的試金石。孩子的背后是一個家庭的幸福和完整,更蘊藏著一個社會的未來。傷害孩子,不僅是對一個家庭的傷害,也是對文明底線的踐踏,更會影響到一個社會的未來。
【開頭從意義出發,指出未成年人保護對家庭、社會文明的意義,體現未成年保護的正當性!
盡管有法律規定,但一直以來,我國社會對未成年人保護主要還是依靠倫理和道德的“軟約束”。傳統的長幼尊卑觀念,在一些人腦子里還沒有被完全清除。一些家庭父母對待子女,管教的思想還很濃厚,而相應作為監護人的義務和責任意識卻相對淡薄,常常有“棍棒之下出孝子”“我管教孩子,關你什么事?”之類的言論。即便發現未成年人被監護人侵害,家屬鄰居也只能止于拉架勸和,而行政部門更是不知如何施以援手,遑論對監護人采取法律措施了。而未成年人自己,也往往不懂得如何有效求助,導致一些受侵案件被隔離在“家門”背后。
【問題分析:指出當前我們在未成年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傳統觀念、社會環境和未成年個體存在的問題!
未成年人是一個特殊群體,自我保護能力弱,尤其需要全社會的保護和關照。司法機關有著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職責,更應擔負起保護未成年人的責任,讓不能傷害孩子成為我們這個社會不能踐踏的文明底線、法律紅線。
【承接上文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弱的論述,指出全社會應該保護和關照,為下文提出對策做了鋪墊!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法律先行。不僅要明確監護人、被監護人和公共部門三方的權利義務,減少親屬對未成年人的傷害。還要加大制度的執行力度,在全社會加大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制宣傳,暢通救助渠道,在全社會扭轉未成年人保護不出“家門”的認識誤區。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全社會的責任,除了法律外,還需要公共力量在每一個具體事件中的積極作為。只有形成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相銜接的合力,才能有效預防、減少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發生。
【對策措施,指出加強未成年保護的具體措施,法律先行,社會公共力量也需要發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社會都要了解少年兒童、尊重少年兒童、關心少年兒童、服務少年兒童,為少年兒童提供良好社會環境”。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往往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全社會共同努力,維護好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推動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律體系,方能讓少年兒童更好成長。
【引用習近平總書記名言,體現了政治素養,也提升了論述高度,最后簡單總結提升即可!
部分來源:
人民日報:用司法之手保護好未成年人 作者 楊成
人民日報:依法從重,筑牢孩子的安全護欄
相關推薦:
2019年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指導 |《申論》備考指導
2019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