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隨著“全面二孩”政策推開,兒科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的現狀更是雪上加霜,兒科醫療服務供需矛盾突出。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會長孫錕介紹,兒科在綜合性醫院中處于弱勢地位。過去幾年中,一些綜合性醫院甚至把兒科給關了。
1998年高等教育改革中,醫學院的本科教育中取消了兒科專業,代之以臨床醫學專業,兒科學則成為臨床醫學專業其中的一門課程。一方面,兒科專業招生少了,兒科醫生的供給相應減少;另一方面,兒科醫生在學術和事業上的發展也受到影響。以申報國家自然基金為例,“兒科專業目錄取消以后,意味著兒科醫生申請國家自然基金要和成人科進行競爭,競爭到的機會就比以前少得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兒科系主任孫錕介紹。
“嬰幼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是考核國家健康衛生狀況很重要的一個指標。維護這些指標的,肯定是兒科醫生!睂O錕認為,關鍵是兒科醫師怎樣實現他們應有的價值,包括他們事業的發展空間。
2.日前,國家衛計委公布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為每十萬人死亡18.3人,比去年同期增長30.6%。數據一出,立馬引起關注,因為在此之前十多年,這個指標是一路下降的。為何在2016年上半年卻出現了不跌反升的情況?原因何在?
從醫學上講,女性從妊娠開始到產后42天內,因各種原因(除意外事故外)造成的死亡均屬于孕產婦死亡。2015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分別下降到20.1/10萬和8.1‰,比2000年分別下降62.1%和74.8%,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婦幼健康高績效國家。
2015年公布的《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白皮書提到,到2014年,90%的孕產婦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如今我國婦幼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進一步提高,隨著住院分娩率的上升,農村孕產婦死亡率大幅下降。既然孕產婦保健與分娩的環境、條件都改善了很多,那陡增的數據原因何在呢?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馬曉偉表示,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經過多年快速下降,逐漸進入到平臺期,進一步降低的難度加大!叭鎯珊ⅰ闭邔嵤┌肽陙恚鄯e生育需求集中釋放,出生人口數量明顯增加,高齡孕產婦比例增高,婦幼健康服務的數量、質量和服務資源面臨新的挑戰。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張曉紅指出,從死亡率上看,奪去我國孕產婦生命的前三位疾病包括產科出血、羊水栓塞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產中的高危人群包括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18歲以下的低齡產婦以及合并有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等疾病的孕產婦以及有其他特殊情況的孕產婦。
至于孕產婦死亡率上升與“全面兩孩”政策放開是否有直接關系,張曉紅表示還是要看“比去年同期增長30.6%”這個具體的數據分析之后才會有直觀結論。就是說在放開二胎之后,發生的孕產婦死亡的原因有多少受到“全面二孩”政策的影響,還有待詳細的數據披露和分析。實際上我們現在能有的只是宏觀的感覺。但是陡增的數據應該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在北京市對高危產婦的高危因素是有分級的:一般高危因素、嚴重高危因素、極嚴重高危因素。“很多準媽媽先是高齡,在孕期過程中,其他的高危因素也可能會出現,在孕期出現的高危因素越多,高危評分越嚴重,那孕婦面臨的風險越高。”張曉紅介紹。
醫生介紹,隨著孕婦年齡的增長,產道和會陰及盆骨骨骼愈合,不易擴張,子宮的收縮力和陰道的伸張力也較差,分娩時宮口開得慢,容易發生大出血和難產。
另外,高齡孕婦發生妊娠并發癥的概率較年輕孕婦高。數據顯示,妊娠高血壓在高齡孕婦中的發生率比適齡孕婦高出2到4倍;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的發生率比25歲至29歲的孕婦高出3倍以上。
除了高齡這一原因之外,剖宮產手術則是導致高齡孕產婦及其他年齡段二次懷孕的女性,生育風險增加的另一因素。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中國剖宮產率高達46.2%。之后幾年間,中國剖宮產率一度在2014年降至35%,但仍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10%~15%范圍內的水平。
那么如何應對二胎時代高危孕產婦增多,醫療資源供需不平衡等問題,有效降低孕產婦死亡率?
周友珍建議,加強對高危孕產婦的分層管理,建立綠色通道及時轉診。加強早中孕期瘢痕妊娠、中晚孕期前置胎盤及胎盤植入、子宮破裂、產后出血、子宮切除等情況的篩查。迎接二胎帶來的新問題,正視“后剖宮產時代”的挑戰。加強對產科助產人員的培訓,提高陰道助產技術,降低初次剖宮產率。注重產后訪視,在孕產婦系統保健的基礎上母子共同監護 ,擴大保健內容,采用適宜的監護技術,對母子進行統一管理。
根據給定資料,概括全面二孩實施以來,全國孕產婦死亡率同比增長的原因。
要求:概括準確、全面。條理清晰,字數小于200字。
【參考答案】
全面二孩實施以來,全國孕產婦死亡率同比增長找有以下原因:一是累積生育需求集中釋放。孕產婦高危人群增加,出生人口數量明顯增加。二是疾病致死。產科出血和難產、羊水栓塞和妊娠期高血壓等疾病增加產婦死亡幾率。三是手術致死。剖宮產手術導致高齡孕產婦及其他年齡段二次懷孕的女性,生育風險增加。四是婦幼健康服務的數量、質量和服務資源不能滿足當下生育需求,不能提供周到、全方位的服務保證。(計空格共188字)
相關推薦:
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 公務員考試經驗 | 面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