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行政問責制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把行政問責制與開展績效評估結合起來。績效評估是實行行政問責制的前提和基礎,有了績效評估的結果,行政問責才有可靠的依據。因此,要科學確定政府績效評估的內容和指標體系,實行政府內部考核與公眾評議、專家評價相結合的評估辦法,促進樹立與科學發(fā)展觀相適應的政績觀;要按照獎優(yōu)、治庸、罰劣的原則,充分發(fā)揮績效評估的導向作用和激勵約束作用。
二是把行政問責制與行政監(jiān)察、審計結合起來。要加快建立以行政首長為重點的行政問責制度,努力建設責任政府;把行政問責與行政監(jiān)察、審計結合起來,有責必問,有錯必究;對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要嚴格依法追究責任。
三是把行政問責制與政務公開結合起來。政務公開是提高政府效能、防止腐敗的有效措施,也是開展行政問責的重要途徑和保證。要擴大政務公開的范圍和層次,全面推行政務公開;要以人民群眾關心的事項和容易滋生腐敗的領域,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要推進電子政務建設。
四是把行政問責與依法行政結合起來。要研究把行政問責制納入法治化的軌道,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違法受追究、侵權要賠償;推行行政問責制要與憲法、國務院組織法的規(guī)定相銜接并有所區(qū)別;要進一步明確行政執(zhí)法權限,減少行政執(zhí)法層級,完善執(zhí)法程序,提高執(zhí)法水平。
五是建立健全政府的責任體系。要明確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在經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方面的主要職責,理順并進一步明確政府各部門的職責分工,明確各級政府和各部門行政首長及相關人員的政治責任、行政責任和法律責任,形成完整的政府責任鏈條。同時,要按照有權必有責、權責相統(tǒng)一的要求,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使每一項職能、任務、每一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科學界定行政問責的內涵和外延,明確行政問責的主體、對象、重點、范圍和方式;加強問責機制建設,明確問責程序。
六是建立健全行政問責制度體系。按照權責統(tǒng)一、依法有序、民主公開、客觀公正的原則,建立健全行政問責的體系。要規(guī)范行政問責的主體及其權限,解決由誰來問責、誰來監(jiān)督的問題;規(guī)范行政問責的客體及其職責,明確責任種類及責任追究方式;規(guī)范行政問責的事由和情形,明確哪些行為應當問責,哪些行為可以免責;規(guī)范行政問責的程序,實現行政問責的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
總之,從2003年以來我國加快了行政問責制的步伐,現如今問責制已經進入制度化時期,比如近日出臺《關于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詳細規(guī)定了問責的對象;問責的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五種方式;問責制不能代替黨紀處分;問責決定向社會公開,免職一年內禁止新任相當職務等內容。
社會中的每個熱點問題都有可能成為申論考試中的給定材料,聯(lián)創(chuàng)世華公考研究中心提醒廣大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關注時政,注重積累。聯(lián)創(chuàng)世華祝廣大考生公考成功!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吧公務員考試論壇 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 考試吧公務員考友群
相關推薦:2010年公務員申論備考之論說文寫作兩步得高分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