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 平總書記春節前夕給大學生村官張廣秀復信,對她病愈重返工作崗位表示慰問,對全國大學生村官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他們熱愛基層、扎根基層,增長見識、增長才干,促農村發展,讓農民受益,讓青春無悔。
習總書記的復信,是對大學生村官的巨大鼓舞和殷切期望,更為當代青年知識分子的成長指明了前進方向。當代青年知識分子,幸運地趕上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黃金期。“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中國夢為當代青年知識分子鋪開了更加廣闊的揮灑才華的人生舞臺和發展空間。“有勁你就盡情地使,有汗你就盡情地流”,當代青年誠可謂生逢其時,大有用武之地。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中華大地上,有許多像優秀大學生村官一樣熱愛基層、扎根基層的青年知識分子,在各自的舞臺上讓青春無悔。中國夢是干出來的,而不是等出來的。當代青年知識分子都要認識到,實現偉大的目標需要扎實的行動。正如習總書記所指出:“全黨同志必須牢記,要把藍圖變為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不遇艱難,不知己之力。當前,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無論是啃硬骨頭還是涉險灘,有朝氣、有活力的年輕一代,“初生牛犢不畏虎”,沒有任何理由“旁觀”。必須以舍我其誰的決心和信心勇于破解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中磨煉本領、建功立業,實現人生價值。
當今世界已是“地球村”,中國已經高度融入世界。當代中國青年知識分子的視野更開闊、知識面更豐富、對新生事物的敏銳度更高,也更有行動力。但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不必諱言當代中國青年中確有不少人是“蜜罐”泡大的,習慣了安逸,欠缺了“接地氣”,基層、群眾和實踐一線這堂課急需補上。比如,有些從家門、校門到機關門的“三門”干部雖然“指點江山”頭頭是道,可對本地、本部門、本崗位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卻束手無策;有的年輕人對西方經濟學、政治學等理念爛熟于心,“言必稱希臘”,可對中國人民近代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道路上的艱難而成功的探索卻反而“不識廬山真面目”,犯了食洋不化的毛病。而眼高手低、驕嬌二氣等更是某些年輕知識分子身上的“通病”。還有一些青年知識分子,患得患失,斤斤計較名利地位,念茲在茲房子票子。殊不知,青春之所以美好,就在于有夢想有激情。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只會讓青春暗淡無光,最終一事無成。
“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當代青年知識分子要擔當起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就必須缺什么補什么,正視差距和不足,向基層學習、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要知道,基層是所大學校。中國不只是“北上廣”,成才更不只在大機關大單位。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當代青年知識分子,如果不深入到中國這樣幅員遼闊、區域差異巨大的實際中去,用雙腳丈量大地,以雙手積點滴之變為根本改變;如果不深入到基層一線的大熔爐,在解決紛繁復雜的實際問題中提高能力增長才干;如果不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當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同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發展的國情融為一體,長見識增智慧,怎么能夠把中國的事情辦好呢?“屈得下才能跳得高”,根深才能葉茂,只有深入到基層,深入到群眾中,深入到火熱的實踐一線,才能防止閉門造車、脫離群眾、作風飄浮等問題,從而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深處真正養成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習總書記指出: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這是我們黨對廣大青年的充分信賴和期望。“陽氣所發,金石為開;精神一到,何事不成。”青年知識分子就是要有一股精氣神,扎扎實實撲下身子,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到生產力發展的第一線去,與最普通的人、最真實的生活打成一片,去了解、感受和研究經濟社會的發展,豐富閱歷、磨煉意志、提高本領,增進與群眾的感情,才能不辱使命、不負少年,用青春之奮斗托舉起壯麗的中國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