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zhangguojuan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中考高考考研專升本自考成考工程 一建二建一造二造一消二消安全會計經濟師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注會資格公務員教師人力社工
醫學藥師醫師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衛生資格臨床
臨床助理
中醫
中醫助理
口腔醫師
金融基金證券銀行期貨外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考軟考
近日出版的《瞭望東方周刊》刊載了《蘭考的民主生活會》一文,文中,在談及作為示范縣的蘭考還承擔著巨大的接待壓力時,相關負責人稱,“今年沒有統計,就往年某一天,蘭考就接待了280批參觀。這極大地擠占了我們的工作時間和精力,負擔很大。”
焦裕祿與蘭考的故事,讓豫東平原上這個國家級貧困縣早已成為紅色勝地。對領導干部來說,參觀蘭考不僅是在緬懷楷模的光榮事跡,更是在身臨其境地學習體會焦裕祿艱苦奮斗、心懷群眾的精神。因此,各地方、各部門組織到蘭考參觀,本是一件崇德向善的好事。然而,類似于我國的景點總是人山人海、比肩接踵,到蘭考參觀的團體數量太多,令當地應接不暇,甚至可能影響到了當地的正常工作。
其實,學習焦裕祿的精神,不在于是否去過蘭考,而在于有沒有對黨忠誠、奉獻群眾的精神追求,在于工作中能否嚴以用權,廉潔奉公,造福百姓。如果白天開會高唱“毛主席的好學生,黨的好干部”,晚上把公車停在高檔會所門外,面對老百姓的下跪哭求還笑得出來,回了家向海外的妻兒報告平安,這樣的官員,去蘭考參觀,簡直是對焦裕祿精神的侮辱。蘭考行,只會成為他們美化自己工作總結的“料”,參觀學習變成了放松和旅游。
出于維持正常秩序、保證接待質量的考量,建議蘭考限定接待參觀的批次和人數,不妨要求參觀團先預約。另外,可以通過現代科技和互聯網,讓蘭考的歷史、現狀和焦裕祿的事跡都呈現在公眾的電腦、手機上,令公眾足不出戶就能掌握在蘭考可以看到、聽到的那些事兒。
相關推薦: